月中与诸友还在沙溪

为爱江头月,回环宿鹭汀。
露浓如泼水,天淡欲无星。
树色依月黑,萤光出竹青。
夜深幽兴极,瘦影自怜俜。

作品评述

《月中与诸友还在沙溪》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月光中与诸友重回沙溪,爱上江头上的月亮,回环到宿鹭停栖的汀岸。露水浓稠如水泼溅,天空渐渐变得淡薄,星星渐渐消失。树影依然黑暗,萤火虫的光亮从竹林中闪现。深夜时分,心情幽静而兴致高昂,我瘦弱的身影自怜地微微晃动。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月光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在沙溪,欣赏江头的月亮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夜晚的神秘和静谧,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树影、萤火虫等形象,增添了诗词的写意和浪漫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月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夜晚的自然景观,让读者感受到了月光的柔和、露水的浓稠以及夜空的寂静。诗中的“树色依月黑,萤光出竹青”一句,将树影与萤火虫的光亮相对照,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变幻和美丽。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感受到了内心的自省与思考,将自己瘦弱的身影与这宁静的夜晚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自怜而高昂的情感。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夜晚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自然与人情相融合,传递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又表达了内心情感的细腻和深沉,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竹屋纸窗无限好,观书学字不妨清。谁知夜梦饶惊枕,庄舄依前自越声。

祸根妃子尝珍嗜,今日何须有荔枝。玉树後庭那结实,也能亡国更堪悲。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先喜见沙山,俄藏靉靉间。云非夺吾好,天固与人悭。未遽清风起,何当旧观还。峥嵘终莫掩,兹且听潺湲。

暗掷龙文,寻盟鸾镜。龟儿不似青蚨准。花房羞化彩娥飞,银桥密递仙娥信。锦屋琼楼,薄情飘性。碧云望断红轮暝。珠帘立尽海棠阴,待温

信美非真美,徒劳本自劳。异乡今日社,寂寞食无糕。

马剑何妨壮,琴书半不轻。心通平野阔,眼接众山明。老大空行李,疏慵岂利名。夏侯知苦学,殊未劝归耕。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旧游清苕上,爱看弁峰云。梢将春雨度,始见远林分。起灭悟真理,逍遥遗世纷。於焉自怡悦,永怀陶隐君。

垂老卧村墅,余寒欺病身。鸡犹未忘旦,雨欲不容春。忽忽花时过,茫茫草色匀。蓴丝已上市,一饭未伤贫。

经旬抱疾阻春霖,莎砌重重藓晕侵。曾约偕游未能得,暮山空锁碧云深。

那得空山月半轮,天将绝境验诗人。古今来往知多少,底事流传略未闻。

墙上蒿,方春擢秀何芃芃。炎天六月旱无雨,枝叶枯死随飘风。世情翻覆不可拟,人生有身莫依倚。君不见樊将军,一朝函首西入秦。又不见刘越石,仰天长歌握中璧。三士自残因二桃,子胥终弃吴江涛。世人见机苦不早,何不看取墙上蒿。

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河,至静而方。辅我光尧,万夺无疆。

一人打毡拍板,一人吹无孔笛。梵音清雅,令人乐闻。且道是什么曲调,洞庭山脚太湖心。

六街尘断早凉生,细葛含风体更清。官府吏闲时乐易,市廛人喜政和平。挥金蔌蔌宫槐蕊,鸣玉淙淙御水声。观阙渐迎初日上,马头还傍绿阴竹。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岛 一作:鸟)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他乡终日忆吾乡,及到吾乡值乱荒。云外好山看不见,马头歧路去何忙。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许大乾坤吟未了,挥鞭回首出陵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