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光武

丙夜沈沈讲未亭,故人重话旧时灯。
半篇说命良依约,舜典周官总未曾。

作品评述

诗词:《咏史上·光武》

中文译文:
丙夜沈沈讲未亭,
故人重话旧时灯。
半篇说命良依约,
舜典周官总未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普的《咏史上·光武》,通过回忆和讲述古代历史中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丙夜沈沈讲未亭”为描写,展示出一种夜晚的沉静和肃穆的氛围。这里的“讲未亭”可能是指在某个讲古的亭子或会场,丙夜则意味着在深夜进行讲述。作者在这个时刻与故人相聚,重述旧时的故事,点亮了心中的旧时灯火。

第三、四句表达了讲述的故事内容。其中“半篇说命良依约”指的是故人讲述了一半的故事,其中涉及到命运的安排和良好的约定。这里的“说命良”可以理解为历史中的某个英雄人物,他的命运被安排得很好,遵循了一种约定好的轨迹。而“舜典周官总未曾”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君,他典章制度的改革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周官的制度却没有充分实施。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中种种曲折和未尽事宜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回忆故人的讲述,勾起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回忆和对历史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历史演进的思索,同时也折射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中蕴含了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幽人饥如何,采兰充餱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地无青苗租,白日

越簟轻裁玉,齐纨巧缕冰。宫中虽命节,何处有炎蒸。

懒抟香,慵弄粉。犹带浅酲微困。金鞍何处掠新欢,偷倩燕寻莺问。柳供愁,花献恨。衮絮猎红成阵。碧楼能有几番春,又是一番春尽。

一片白云迷楚岫。风卷青秧,*逦波纹皱。马上谁敲诗未就。回头不觉双山堠。渔父樵翁常邂逅。问我何求,无事空奔走。我固苍黄惭二叟。

今年二十八,细忆始生时。渐喜山多树,尤怜水满池。相宽吾老大,自教尔童儿。佛诞明朝是,然香共展眉。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匝地无人管,逢春作意开。得非回合浦,又似下瑶台。点点垂鲛泪,累累夺蚌胎。主君休爱惜,曾累伏波来。

但见全家去,宁知几日还。白云迎谷口,流水出人间。冠冕情遗世,神仙事满山。其中应有物,岂贵一身闲。

轻轻却暑。只是些儿雨。喜看新抽麻与苎。他家烟水墅。晚山放出青青。是谁簸弄阴晴。老子何时去也,祗应露湿金茎。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老夫历尽世间事,始觉此公真可人。

山中亦何有,烟云扶层梯。叠石抚空罅,洞水涵清漪。

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不假东风次第吹,笔匀春色一枝枝。由来画看胜栽看,免见朝开暮落时。

内举无惭古所难,燕台遥想拂尘冠。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谢公楼下潺湲响,离恨诗情添几般。

满林饱风霜,千奴列亭睛。未许吴姬手,藉此长声价。

止戈曰武,唯圣为能。御得其道,无敢不庭。整我六师,稽诸七德。不吴不扬,有严有翼。

一晴良可喜,始觉好新年。绿涨春前水,青开雨后天。看花吾老矣,把酒兴悠然。病脚妨行乐,三杯归醉眠。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累累花发映庭除,柳带榆钱总不如。一任春风吹满地,幽人步履自虚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