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十月已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徐瑞。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
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
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沉的哀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表达了作者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幻象,而逝去的亲人则终止了与尘世的联系。作者将自己与亲人的境遇对比,暗示了生死的对立和人世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揭示了作者对圆明(指佛教中的觉悟)的向往,并表达了对生死和人生命运的深刻领悟。作者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论是好是坏,都不需要怜惜或悲伤。
接着,诗中出现了自然景象的描绘:"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这里的"玉宇"和"冰溪"象征着清澈明亮的天空和流动的溪水,与前文的哀伤和颓废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表达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儿曹"指的是已故的亲人,"修非荐"表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境况的思考。"再拜酹寒泉"表明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敬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的表达,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认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中的哀伤和颓废与明亮和坚韧形成对比,使诗词更加凸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