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宋褧的《永丰曾明善秀才挽诗》
拼音和注音
dú shū kū kū qióng zhòu yè , nòng bǐ wǎng wǎng duō piān zh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昼夜:1.白日和黑夜。2.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
篇章:(名)泛指文章。
弄笔:谓执笔写字﹑为文﹑作画。舞文弄墨。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原诗
三十未有二十强,清门士子堪悲伤。
读书矻矻穷昼夜,弄笔往往多篇章。
世人谩歌蒿里曲,地下应作修文郎。
君不见江城南有客不识字,华缨紫绶须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