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卓水

寒釭挑尽火重生,竹有清声月自明。
一夜客窗眠不稳,却听山犬吠柴荆。

作品评述

《宿卓水》是元代作家许衡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釭挑尽火重生,
竹有清声月自明。
一夜客窗眠不稳,
却听山犬吠柴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讲述了自己在卓水的客栈中度过的一个不稳定的夜晚。在这个夜晚里,寒釭烛台上的蜡烛烧尽了,但火焰重新燃起;竹子发出悦耳的声音,月亮自己明亮起来。然而,诗人并没有得到一个安稳的夜晚的休息,他听到了山上的犬吠声,这使他的睡眠变得不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燃烧的蜡烛象征生命的重生,竹子的声音和明亮的月光象征宁静和美好。然而,这些美好的意象被山上的犬吠声打破,给诗人带来了不安和失眠的感觉。

整首诗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于宁静和安宁的渴望,但又被外界的干扰所打破的无奈和焦虑。通过对反差的运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和不安,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具有共鸣力,引发读者对于内心情感的思考。

总之,《宿卓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一个不安定夜晚的感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对于宁静和安宁的渴望以及外界干扰所带来的不安和焦虑。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璧流天下士,取友戒荒嬉。家国关身重,乡园得梦迟。子行虽不恶,我老自堪疑。莫似辽东鹤,悠悠不可期。

人破须至护,物破须至补。补护既已多,卒归于败露。人有人之情,物有物之理。人物类不同,情理安有异。

平昔歌舞断,凝尘满画梁。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

居贫废文字,铫鎒学苦耕。怪子独伶俜,久与地力争。苦耕又不时,狐虺日纵横。高原一释耒,叹息心怦怦。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西园独偃息,伏枕连朝昏。送客偶出户,看云还倚门。田芜没平野,木落见前村。怜尔幽怀者,时来相与论。

忆我东游未有须,扶衰重此驻肩舆。市中年少今谁在,鲁叟当街六十余。

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秣陵东。二年辛苦烟波里,赢得风姿似钓翁。

露下萤飞仲秋月,山围水绕建安城。病多不辨酒中圣,身远且令心太平。数卷蠹书行老矣,一盂蔬饭太憎生。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

爱寻水竹添情况。任云卧、溪边石上。衔杯乐圣成游荡。不为弓弯舞样。北湖迥、风飘彩舫。□笑击、冯夷薄相。致身福地何萧爽。莫道居夷太枉。

雪窦移将住雪峰,两山雪色本皆同。莫言此去人千里,明月往来含太空。

淡雾轻云匝四垂,绿塘秋望独颦眉。野莲随水无人见,寒鹭窥鱼共影知。九陌要津劳目击,五湖闲梦诱心期。孤灯夜夜愁欹枕,一觉沧洲似昔时。

清切临风笛,深明隔水灯。堆场穿鸟雀,暗溜入沟塍。年使扶行老,船催趁渡僧。兹游恐未已,著句续先曾。

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

碧天飞舞下晴莎,金阁瑶池绝网罗。岩响数声风满树,岸移孤影雪凌波。缑山去远云霄迥,辽海归迟岁月多。双翅一开千万里,只应栖隐恋乔柯。

西瞿耶尼开静,北郁单越受粥。慧林也唱云门曲,去年腊月六十六。

出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致成尧舜升平代,收得夔龙强健身。抛掷功名还史册,分张欢乐与交亲。商山老皓虽休去,终是留侯门下人。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