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弇的《海门故城》
拼音和注音
shèn zhě kòng rǎng dì , xiāng cuò lín quǎn y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犬牙:指哺乳动物吃肉时所用的牙齿,位于门牙之侧并高出其他牙齿平面的四颗牙。
甚者:指情况比较严重或突出的人或事。
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原诗
故城邑东南,盘盘蛰脩蛇。
借问经始人,云是司徒家。
唐季遭闵凶,群盗纷如麻。
淮海尤剽轻,时时起邀遮。
甚者控壤地,相错临犬牙。
斯人何为者,寻兵啸麇䴥。
擅此一抔土,仅侔国于蜗。
鍖锧稽天诛,至以功爵加。
百年去随手,遗渚临汀沙。
牛羊阅朝昏,草木自萌芽。
谁非化黄壤,此独遗鸡笯。
停骖一回首,浩叹空歌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