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秋夕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作品评述

《湘江秋夕》是唐代杜荀鹤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湘江的秋天夜晚。诗中所提到的“三湘”指的是洞庭湖、湘江和湘潭这三个地方。诗人通过描绘月色和江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三湘月色三湘水,
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
故乡书信半年无。

诗人描述了湘江秋夜的景色,月亮的明亮洒在湘江上,整个湘江都散发出冷冽的寒光。这种寒冷的月光洒满心灵,深深地植入骨髓中。

第三句“一夜塞鸿来不住”意味着整晚鸿雁满天飞,声音不断,仿佛是在告诉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无法忍受。

最后两句“故乡书信半年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让人感受到他与故乡的联系被时间和距离所阻断,已经有半年没有收到家乡的书信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时光流转,距离遥远,但他对家乡的思念仍然如昔。此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思乡之情,情感真挚,给人以寂寥而深沉的感受。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金术初脱齿新齐,蹄玉无声赤汗微。昨日杏园春宴能,满身红雨带花归。

咏物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咏物

携手清苕去,高枫丹叶森。渔樵九锁曲,风雨一窗深。索酒贪山月,添衣怯洞阴。凤归天柱晓,楼阁有鸣琴。

咏物

吾家何处住,一嶂独成围。莫遣通樵斧,应嫌减翠微。

咏物

昔余闻嫦娥。(嫦一作【女亘】)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咏物

此方而彼圆,何异冰与炭。彼工而此朴,土簋眎玉瓒。达人以道观,万殊等一贯。我有四耳尊,自谓今之冠。刻画尽精微,光泽加璀璨。流传知几年,器不减周汉。肯使居水湄,敬用如始盥。殆类古罍洗,盆盎不可乱。以好易所好,在昔有公案。张砚晋卿石,坡老诗可按。于以笃心盟,岂但

咏物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咏物

更化开皇极,中兴兆赤符。节摽千岁历,气协五时图。

咏物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咏物

全吴嘉会古风流。渭南往岁忆来游。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江一叶舟。至今无限盈盈者,尽来拾翠芳洲。最是簇簇寒村,遥认南朝路、晚烟收。三两人家古渡头。

咏物

花密无重数,看来眼转迷。化为花世界,忘却日东西。

咏物

清明过了柳花飞,帘外萋萋草正肥。唤起惜春情绪处,空山残月杜鹃啼。

咏物

檐卜风清醉骑香,满身花影踏斜阳。行花尽处山围郭,又听松风吹客裳。

咏物

珠渊玉水折方员,涌出双莲照酒边。压倒小湖三级草,增光后沼两重莲。苕华名字元相并,桃叶根株本自连。好把吴歈翻楚些,杨荷新曲胜当年。

咏物

酆宫夜梦朱轮蹄,晓占熊虎嬉磻溪。鱼竿没浪豹韬出,金印斗大封全齐。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间国子中高徯。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共惟太尉安国侯,庞眉绣黼游金闺。栽兰种玉一千顷,芳润衮衮生春畦。青齐百郡涴羶酪,无地可驷金狻猊。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

咏物

郄縠诗书奕世传,西人歌德别戎旃。三朝功业标勋府,四稔恩绥播蜀川。耦射隔花闻破帖,分题临沼间中筵。归朝圣旨俞佥望,畿内封侯养重权。

咏物

别样清芬扑鼻来。秋香过后却追回。博山轻雾锁崔嵬。珍重芗林三昧手,不教一日不花开。暗中错认是江梅。

咏物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咏物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关吏迷骢马,铜章累绣衣。野亭山草绿,客路柳花飞。况复长安远,音书从此稀。

咏物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咏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