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清月看初满,黄花吐未齐。
小山思隐桂,大谷忆佳梨。
节物信可美,诗骚懒自题。
长年谙独宿,听雨闭秋闺。

作品评述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是宋代蔡肇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月初升,看起来已经圆满,黄花虽然已经开放,但还未达到全盛。小山让我想起了隐逸的桂树,而大谷则勾起了我对美味梨子的回忆。这些自然景物让我深信它们的美丽无可置疑,而我却懒得为它们写下赞美之诗。长年以来,我习惯独自一人宿处,此刻我静静地听着雨声,关上秋闺的门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寂寞的秋日景象。清澈的月光、初绽的黄花、小山、大谷等元素,都是描绘秋日景色的细腻表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恬静宁和的感受。同时,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感悟,他相信自然物象的美丽,却不愿意为之写下赞美之诗,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华与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或者是他享受着宁静的独处,不愿意受到外界的干扰。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长期以来习惯独自宿处,倾听雨声,闭上秋闺的情景,这种独自静谧的生活方式与整首诗的氛围相呼应,给人以思考和沉思的空间。

总之,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安静、孤寂的秋日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感悟,以及他习惯的独自宿处、静听雨声的生活方式。这种意境使人在静谧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促使人们思考和沉思。

作者介绍

蔡肇(~一一一九),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渊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歷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哲宗元祐中,爲太学正,出通判常州。绍圣中,召爲卫尉寺丞。元符元年(一○九八),提举永兴军路常平(《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五)。徽宗即位,入爲户部、吏部员外郎,兼编修国史。以事出提举两浙刑狱。大观四年(一一一○)张商英入相,召爲礼部员外郎,进起居郎,拜中书舍人。未几,以草制不称,出知明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二四)。会赦,復职。宣和元年卒。有《丹阳集》三十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据梧小集》一卷。《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京口耆旧传》卷四有传。蔡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邓忠臣《同文馆唱和诗》所录诗编爲第一卷,方志、类书、诗话等所录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归装衣楚楚,家世印累累。来作箕帚妇,不忘蘋藻诗。居然成万古,何啻谒三医。骑省还秋直,霜侵鬓脚衰。

向也於公隔一重,寻思常在梦魂中。如今已是心相识,尔自西行我自东。

身是书楼东眷孙,老仙况复种仙根。高科恰是承先躅,盛事还应表里门。堂上承颜情最乐,窗前草制梦犹存。着鞭且向长安道,春色如今紫诏温。

三载金渊入幙宾,转当繁剧转精神。高堂多有承颜乐,巨室都无切齿人。此日吏民争卧辙,他时事业继埋轮。语儿溪上沧浪水,有约征衣共浣尘。

佩{蝶虫换角}趋跄政妙年,阶庭兰玉固天然。人间百世皆由学,惟有读书如子贤。

之子适所遇,爱此山林居。禅心庭下树,仙诀枕中书。溪明暑醉后,洞暗春游初。逢疴药籙补,得意琴声徐。人生随乐住,世事与閒疏。勿用挂云网,孤鸿翔太虚。

五更钟已动,起步望中庭。东壁忽闻雨,西窗犹见星。□□燃小灶,汲水净空瓶。儿子归来好,年来乏使令。

相思懒下床,春梦迷胡蝶。入柳又穿花,去去轻如叶。可堪岐路长,不道关山隔。无赖是黄鹂,唤起空愁绝。

地仙中仙与天仙。认得三田月正圆。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撇*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

常忧别时数,每苦欢事疎。矧兹同心人,契阔三月余。昨日携瘦藤,往访林间庐。差池不一见,出门恨何如。今晨苍童来。赠言委璠玙。吟玩弗忍释,绚彩摇襟裾。子有供世才,胡为未展舒。我无资身策,合守贫贱居。积疴因疲薾,焉得愁闷除。殷勤荷久要,尚肯念到予。南枝早梅白,古涧

丈夫志四方,出户无万里。焉能缩如蜗,郁郁久居此。于思今子骏,落笔甫友美。袞褒一字难,何独赏之子。勿谓貌甚尫,力可拔象齿。隘哉招海柳,讵识子路喜。橄榄政复苦,异彼道傍李。岂其谏涂开,可口不见纪。峨峨黄金台,梯飚凌太紫。大川楫方舟,明堂栋文梓。新丰马周足,斗酒

小园日日狂风雨。几阵桃花红去。惟有绿窗朱户。春色常如许。歌声屡唤飞云驻。销得行人且住。倒尽玉壶春露。醉到无愁处。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东风一夜吹晴雨。小园里、春如许。桃李无言情难诉。阳关车马,灞桥风月,移入江天暮。双旌明日留难住。今夕清觞且频举。咫尺清明三月暮。寻芳宾客,对花杯酌,回首西江路。

徼福非所希,避祸敢不慎。富贵实祸枢,寡欲自鲜吝。疏食可以饱,肥甘乃锋刃。探珠入龙堂,生死在一瞬。何如坐蓬荜,默默观大运。

不用籯金累世资,名家人物照清时。碧梧翠竹今何羡,森立庭前丹桂枝。

鱼背崎岖无奈何,小心缓步度高坡。语儿山路休闲险,世路须知险更多。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