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享太庙乐章·钧天舞

高皇迈道,端拱无为。
化怀獯鬻,兵戢句骊。
礼尊封禅,乐盘来仪。
合位娲后,同称伏羲。

作品评述

《唐享太庙乐章·钧天舞》是唐代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描述了唐太宗李世民远离战争,追求和平与治理国家的愿望。

中文译文:
高皇迈道,端拱无为。
化怀獯鬻,兵戢句骊。
礼尊封禅,乐盘来仪。
合位娲后,同称伏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世民追求和平和治理国家的理想。诗中提到的"高皇迈道",意为高贵的君主迈入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端拱无为",指君主的政治宗旨是以忠诚和奉献取代独裁和专权;"化怀獯鬻",表示要借用巫咸山上的五色獯鬻鸟的瑞兆,使人心顺从;"兵戢句骊",指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的安宁;"礼尊封禅,乐盘来仪",指君主注重礼仪,尊崇封禅祭祀,洗涤心灵,使国家稳定繁荣;"合位娲后,同称伏羲",表示要以和谐相处的态度,追随古代传说中的娲皇和伏羲,实现人与神祇之间的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唐太宗李世民渴望和平、愿意做一个优秀君主的意愿。通过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家状态。诗中以"高皇迈道"和"端拱无为"来概括君主理念,让人感受到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而"化怀獯鬻"、"兵戢句骊"等词语,则展现了君主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定的关切和努力。最后,诗中提到的"礼尊封禅"、"合位娲后,同称伏羲",强调了君主需尊重礼仪,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了唐太宗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景。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寓意的意象,表达了唐太宗李世民追求和平治国、尊崇礼仪和追随先贤的理念,使诗词充满了崇高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礼成于郊,迎日之至。时乘六龙,天旋象魏。端门九重,虎贲万骑。四夷来王,群后辑瑞。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勉强行之,道其殆庶。

卦之凶者五,否剥未济三。如姤与归妹,深防女败男。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又见王正改旧年,此生此去几新元。自无宾客来看岁,不遣儿童苦闭门。雨带痴寒禁草色,雪吹残片上须根。小孙未省人间事,尚拟今宵守岁樽。

鸡犬无声天地死,风景不殊山河非。妙莲华开大尺五,弥勒松高腰十围。恩仇恩仇若相忘,翠羽明珠(衤两)裆。隔断红尘三万里,先生自号水仙王。

莫道花开便是春,莫言沙涨即成津。南风过了东风起,愁杀江头待渡人。

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

咫尺云山便出尘,我生长日自因循。凭君画取江南胜,留向东斋伴老身。

昔余马首东,君在海北汭.尽屏簿领书,相与议岩穴。载来诣佳境,每山有车辙。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此辞月未周,虏马嘶绛阙。猛虎踞大道,九州当中裂。闻君弃孤城,犹自握汉节。耻栖恶木影,忍与故山别。脱舄挂岭云,冏然若鸟逝。唯留潺湲水,分付练溪月。尔来大谷梨,白花

春心分付酒杯销,勿为浮云妄动摇。试觅金张池馆问,几人能插侍中貂。

病起衰颜非昔红,偷闲聊与少年同。一规寒玉挂楼角,千点华星来坐中。久戍遗民虽困弊,承平旧镇尚繁雄。归时瘦马崔嵬影,定有游人笑此翁。

杏烟湿鬓秋千下,银蜡光寒曲屏画。数漏闲过每睡时,月明微见堕游丝。欲归自踏娉婷影,风动玉钗花亦冷。屋贮娇愁锁幔纱,青丝嘶骑醉谁家。管弦不动空台榭,梦与乌衣语中夜。

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缣缃罗几格,无限有奇书。想在中间坐,浑如獭祭鱼。

日上钟未鸣,老僧睡犹熟。谁是山中人,长享清明福。

秀植如云不可穷,长杉钜竹略相同。嗟余讵可如材者,政似飘飘秋后枫。

忆在山中日,溪边把钓钩。相逢恐惊起,招手却回舟。

楼上人惊岁律残,鲁郊齐垒有无间。夕阳高鸟知何意,飞尽青冥不肯还。

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只是贵容身。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