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是宋代刘辰翁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忧愁和无奈的情绪。诗人观察着周围的世界,发现一切都已经安静下来,仿佛在自己的梦中漫游。尘埃弥漫的大地就像一片水,儿女们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之中。古人早已寂寞安息,而自己的年华却如此匆匆流逝,哪里还能有高楼的存在。有位客人会吹奏洞箫,他的泪水无法流淌,只能收敛起来。庾楼已经坠落,秦楼消失无踪,楚楼也不在了。诗人想知道这位客人为何而愁,却不是为了功名地位。在这座山上、这个月下,有什么话要说,是在何年何处,重又泛起木兰舟。诗人起舞,酹酒向英魄,他的愤怒像滔滔西海的流水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迷茫。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自我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法掌控的沉思。他感慨古人的安逸与自己的匆忙,以及现实世界的变幻无常。诗中的庾楼、秦楼、楚楼等元素,象征着历史的荣光和辉煌,但现实中它们已经消失不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叹。诗人对那位会吹洞箫的客人的关注,显示出他对别人命运的思考和关怀,同时也揭示出人生不同境遇下的情感和痛苦。最后,诗人通过起舞和酹酒来宣泄内心的愤怒,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词以流畅、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通过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人生意义的追问。这首诗词在感慨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中秋时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刘辰翁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之情。他观察到周围的一切都已经平息,自己仿佛在梦中游荡。尘埃弥漫的大地如同水一般,儿女们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之中。古人已逝,只有寂寂无声,而自己的年华却如此匆匆流逝,哪里还能找到高楼的存在。有一位会吹洞箫的客人,泪水无法流下,只能收敛起来。庾楼坠落,秦楼湮灭,楚楼消失。诗人想知道这位客人为何而悲叹,却并非为了追求封侯的功名地位。在这座山上、这个月下,有什么话要说,是在何年何处,再次驾着木兰舟泛荡。诗人起舞,将酒奠在英灵之上,他的愤怒如同西海的波涛一般奔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情绪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和自我反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他对古人的平静安逸和自己的匆忙流逝产生了深深的反差感,同时也对现实世界的变幻无常表示了无奈。庾楼、秦楼、楚楼等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但如今它们已经消失不见,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洞箫客人引起了诗人的关注,他无法流下眼泪,只能将悲伤抑制在内心。诗人想了解这位客人为何而悲叹,但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地位,这显示了诗人对他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也揭示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情感和痛苦。最后,诗人通过起舞和酹酒来宣泄内心的愤怒,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词流畅而细腻,描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自我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人生意义的追问。这首诗词在感慨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牧回处,看辽天鼻孔,软索低牵。闲来渴饮灵泉。把短笛横吹下岭前。喜牛儿安静,清风凉彻,放开心地,万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满前村水满川。真消息

水调歌头

横塘暮烟吹雨来,白鹅叫风双毰毸。鹅儿力小立未定,依母恋哺忘惊猜。炎歊生欲逃天垓,虚堂有此新图开。芦梢荷叶亦动荡,茹句未吐愁难裁。

水调歌头

汉宫姝丽地,华观连珍台。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一为丹青误,白雪成缁埃。结欢万里外,不得少徘徊。车马怅不前,观者为悲摧。空令琵琶曲,千载传余哀。物生美恶混,天意未易回。兰茝苟不珍,且愿生蒿莱。

水调歌头

金尊玉瀣有何好?不堪生世忽忽老。朱颜忽已谢晨镜,白骨行看闭秋草。骇浪嵯峨风作之,蛟龙血人以为嬉;畏涂寄命三十载,赖有痛饮纾吾悲。莫惊醉眼炯如电,假钺犹堪行督战;指麾突骑取辽阳,雪洒辕门夜传箭。

水调歌头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枉子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

水调歌头

御苑春何早,繁花已绣林。笑迎明主仗,香拂美人簪。地接楼台近,天垂雨露深。晴光来戏蝶,夕景动栖禽。欲托凌云势,先开捧日心。方知桃李树,从此别成阴。

水调歌头

荒山连水水连天。忆曾上、桂江船。风雨过吴川。又却在、潇湘岸边。不堪追念,浪萍踪迹,虚度夜如年。风外晓钟传。尚独对、残灯未眠。

水调歌头

二十余年枯淡过,病来箸下剧甘肥。果然口腹为灾怪,梦去呼鹰雪打围。

水调歌头

满庭多种药,入里作山家。终日能留客,凌寒亦对花。海鸥过竹屿,门柳拂江沙。知尔卑栖意,题诗美白华。

水调歌头

方深有制度,撞之以合乐。止乐戛以敔,始终知所觉。

水调歌头

流落人间一万篇。身闲不入红尘市,梦好频惊画角声。日高三丈宿酒醒,鸟唤一声春梦惊。

水调歌头

一梦续一梦,梦短寒衣长。颠倒无首尾,哀乐迷存亡。枕上忽自笑,历历见未尝。至人本无梦,有梦其何伤。鱼旐农夫喜,熊罴男子祥。吾年过不惑,梦觉久已忘。未来尚暧昧,既往恐思量。不知邯郸道,几番熟黄粱。

水调歌头

徐园青李核何纤,未比僧庐味更甜。听说西施曾一搯,至今颗颗爪痕添。

水调歌头

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水调歌头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

水调歌头

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杯中三万六千日。闷损旁观,自我解落魄。扶头不起还颓玉。日高春睡平生足。谁门可款新篘熟。安乐春泉,玉醴荔枝绿。

水调歌头

四堂互映,双门并丽,龙阁开府。郡美东南第一,望故苑、楼台霏雾。垂柳池塘,流泉巷陌,吴歌处处。近黄昏,渐更宜良夜,簇簇繁星灯烛,长衢如昼,瞑色韶光,几许粉面,飞甍朱户。和煦。雁齿桥红,裙腰草绿,云际寺、林下路。酒熟梨花宾客醉,但觉满山箫鼓。尽朋游。同民乐,芳

水调歌头

庄居深僻处,敲户小童应。此地清如许,前时到未曾。柳腰金枭娜,苔发翠{上罒下朋}罾。山上茅亭子,扶衰为一登。

水调歌头

亮节金坚气玉温,入登廊庙出藩垣。谈经每尽先儒息,议政居多长者言。恩恤疲羸蠲重赋,礼加耆耄屈常尊。白头但祝公归早,南陌或陂并短辕。

水调歌头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氈。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