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姚燧的《鹧鸪天.遐观堂暮饮》
拼音和注音
shuí dào kuí lóng bù zhì j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夔龙:1.相传舜的二臣名。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不致:(动)不会引起某种后果:事先准备好了,就~临时手忙脚乱了。
姚燧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原诗
谁道夔龙不致君。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