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节绍圣日记后帖赞

进筑之法,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
予意其欲毁齿而儿不知,所以为是渐取而渐摇。
曾不虞乎兵分力疲,反足以启戎心之骄。
方圣主之侧身,凛天变之未消。
章吕合谋,惟敌是挑。
岂知夫璿玑七政之必齐,而舞干两阶之自足以格有苗哉。
我鼓其鼛,我弓其弨,此帖之存,圣心是昭。

作品评述

《林文节绍圣日记后帖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进筑之法的赞赏和对战争策略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文节绍圣日记后帖赞》
进筑之法,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
我意他欲毁损齿牙,却不知道,这样逐渐取得进展,却也渐渐动摇。
曾经没有料到兵力分散,却反而能够激起敌人战心的骄傲。
当圣明的君主亲自领导,天地都会发生变化,却还未能完全消除。
章和吕合谋,只有敌人才会挑起战斗。
怎能知道七政之宝玉必须齐聚,而舞干两阶之功自足以抵御苗族的进攻呢?
我鼓动着战鼓,我拉开着弓弦,这张贴所表达的,是圣明的心意的显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赞扬的口吻表达了对当时新的进筑战争策略的认可和思考。诗中提到,进筑之法是古代兵法中从未有过的,而在这个时代才开始出现。作者震惊于这种战略的新颖和独特。他自比为一个齿牙逐渐被毁损的孩子,也就是渐渐接受并动摇于这种新战略的力量。他以此来反思兵力分散的危险,即使如此,敌人仍然骄傲自满。

诗中提到了圣明君主的存在,暗示了这种进筑之法是由圣明的君主亲自领导和推动的。这位君主的存在将会改变天地的格局,但这种变化还未能完全消除。诗中也提到了章和吕,暗示了国内外的敌人和各种阴谋,但作者坚信只有敌人才会挑起战斗。

最后,诗中提到了鼓动战鼓和拉开弓弦,这是对进筑战略的支持和呼吁。作者相信这种战略的存留和实施将会彰显圣明君主的心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进筑之法的讨论,表达了对新战略的肯定和对敌人的思考。它也展示了作者对圣明君主的信任和对战争策略的推崇。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战争和领导力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时期的政治和军事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俯仰换世,昨梦蚁柯。故交零落,屈指无多。孔时尹任,夷清惠和。各言尔志,夫也如何。

两岸黄旗小队兵,新晴皈路马蹄轻。全番长笛横腰鼓,一曲春风出塞声。鹊噪鸦啼俱喜色,船轻风须更兼程。却思两日淮河浪,心悸魂惊尚未平。

囊无金累贫如故,镜有丝生老柰何。一事尚堪夸北客,来时诗少去时多。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

愁看幕府夕阳边,那更鸡笼在目前。跋扈飞扬只如此,登临那得不酸然。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余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崇阁瞰方池,池边绿树围。披襟临水坐,宁复畏炎威。

自是瀛洲近帝乡,孤峰宛在水中央。地雄海上三山境,天与仙家六月凉。云母屏寒苍桧色,水精奁启碧湖光。雪中来此尤须别,好着珠蓑棹玉航。

一叶轻舟一破裘,飘然江海送悠悠。闲知睡味甜如蜜,老觉羁怀淡似秋。失侣云间孤雁下,耐寒波面两凫浮。年逾八十真当去,似为云山尚小留。

鱼眼死也依然张,鹤颈生来如此长。凡物不齐各有分,不须逐臭存吾香。

买骨须求骐骥骨,爱毛宜采凤凰毛。驽骀燕雀堪何用,仍向人前价例高。赋就长安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归来延寿溪头坐,终日无人问一声。

满劝黄封酒。是年年、春色长绕,径花宫柳。碧水丹山添清气,岁月兰亭癸丑。看枢极、光腾台斗。细数中书堂壁记,自欧韩、富范题名后,还有似、我公否。好知天意生贤候,正造化安排,孕出五阳之秀。何物一阴犹踯躅,尽决还公只手。这一著、邦家之寿。宰相时来须教做,算人间、是

亲见仙科唱第时,宠均宣室对神釐。汉台诏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训辞。

白云回首暗巫门,绿发苍苍碧眼昏。乱后情怀千日醉,故交文物几人存。秋深狡兔先成窟,日落归鸦尚识村。楼上风高笳鼓急,楚卿多有未招魂。

绣槛临沧渚,牙樯插暮沙。浦云沉断雁,江雨入昏鸦。野旷天何近,春寒岁未华。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

便乘龙岁去,吾党果何观。春味注眉睫,秋河悬舌端。仁心随处见,民事切身看。十载升堂梦,阶庭茁紫兰。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