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二

刑措甫自今。
隆平亦肇兹。
神武超楚汉。
安用道邠岐。
百拜奄来宅。
执玉咸在斯。
象天则地体无为。

作品评述

《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二》是南北朝时期的诗词,作者是沈约。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刑措甫自今。
隆平亦肇兹。
神武超楚汉。
安用道邠岐。
百拜奄来宅。
执玉咸在斯。
象天则地体无为。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明君的赞美和祝福。明君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明智的政策,使国家恢复了太平盛世。他的勇武超越了楚汉时期的英雄,同时也注重道德的实践和文化的发展。百姓们都虔诚地朝拜他的宅邸,他手握着玉徽,象征着他具备天职,守卫国家,而地也因此安定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明君的崇敬和赞美。诗中使用了一些具象的词语,如"刑措"、"隆平"、"神武"等,突出了明君的治国能力和威武形象。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明君注重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安用道邠岐"表达了他在治理国家时注重道德准则和文化传承的态度。

诗词的最后两句"百拜奄来宅。执玉咸在斯。"表达了百姓们对明君的敬仰和依赖,他们虔诚地朝拜明君的宅邸,而明君手握玉徽的形象则象征着他具备天职,守卫国家的责任。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君的英明和伟大,以及百姓对他的景仰与信赖。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赞美了明君的才德和治国能力,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明君的崇拜和依赖,同时也强调了道德和文化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诗词推荐

莫叹乘轺道路赊,高楼日日望还家。人到南康皆下泪,唯君笑向此中花。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高鸟下騂弓,困兽斗匹夫。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驱。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下湖营圃藉元勋,景色天然曲折分。水脉窨花通活港,洞基垒石走空云。千间大厦归春梦,一撮危亭纳夕曛。扁画自悬碑自压,当年何事立孤坟。

别驾从来头沓高,非关期奏压宜敖。推敲今日韩饶买,引避他年蔺下颇。螂欲当车观者笑,驷难及舌罪焉逃。小诗赎过无佳句,唐突西施又奈何。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左元仙伯,旧从当日,太一下生。念道尊德贵,体隆貌重,盖天勋业,出世才名。父子一时,君臣千载,侍宴通宵留太清。衣冠盛事,满床象简,隔坐云屏。年年此夜寒轻。正在东风下,不夜城。看御杯重劝,宸章屡赐,盛传歌舞,高会簪缨。桃李玉姬,芝兰子舍,尽向三台瞻寿星。从今去

几年无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花竹禅房成小款,笑谈不觉到斜西。

麟阁承家庆,轩星应德辉。帝猷阴有补,嫔则劝无违。遽就苍梧野,空余大练衣。只应彤管在,万古播鸿微。

一室环三径,诸郎读五车。山高空锁翠,涧阔自流花。辍我闽山焙,酬君顾渚芽。书来惊岁晚,老去各天涯。

岷江剑栈总宁居,闻道边头亦晏如。猛士云屯方贾勇,胡儿莫送讲和书。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病馀真是独醒人,还我僧窗自在身。竹杖芒鞋寻胜趣,斋盂禅板悟前因。江山臭味如相觅,猿鹤家风愿卜邻。更有高人来着语,交游不怕白头新。

百越城池枕海圻,永嘉山水复相依。悬萝弱筱垂清浅,宿雨朝暾和翠微。鸟讶山经传不尽,花随月令数仍稀。幸陪谢客题诗句,谁与王孙此地归。

与虱都来不较多,{左扌右暴}挑筋斗大娄罗。忽然管着一蓝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玉几山前,凌霄峰下。热血嗔拳,做人话欛。犀牛扇飏向他方,捋虎须拦胸便打。一炷兜娄怨结成,贵买贱卖。

花残晚壑风,烟寺一声钟。若能从此人,直下悟心宗。

苍苍老柏古南禅,袅袅修篁泮水湾。此地笑谈惟我共,百年交友得君难。已甘心向诗书老,会与身图云水闲。年少功名须力致,看君朝佩日珊珊。

今岁立秋早,便觉驱探汤。虽有正午热,已觉中夜凉。麻豆率房角,早禾亦上场。吾心喜可知,纪实藏诗章。

阴晴荏苒风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黄。照涧芙蓉何绰约,掠云鸿鹄向微茫。心同秋水与天远,夜折岩花和月香。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阳入诗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