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霁夜》
拼音和注音
yǔ jì sēng táng zhōng qìng qīng , chūn xī yuè sè tè fēn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月色:(名)月光。
分明:(形)清楚:公私~。②(副)明明;显然:看样子,他~是心里不痛快。
僧堂:禅堂,坐禅之所。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雨霁僧堂钟磬清,春溪月色特分明。
沙边宿鹭寒无影,洞口流云夜有声。
静后始知群动妄,閒来还觉道心惊。
问津久已惭沮溺,归向东皋学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