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史承谦的《贺新郎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cǐ dì cóng lái xīng wáng hèn , yī sī sī 、 duō shì qín huái li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一丝:一根蚕丝。常喻微少或极细之物。指一点。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丝丝: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象声词。
从来:(副)一直;历来:他~不骄傲|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兴亡:(动)兴盛和灭亡:天下~,匹夫有责。
史承谦
不详
原诗
雁影横晴昼。对高斋、薰炉茗碗,几番携手。
寒雨忽催行棹发,又向前湾回首。
看一路、冷枫红透。
江草江花都萧瑟,怕西风、渐逼征衫袖。
摇落意,君堪否。清秋曾共新亭酒。
奈而今、轻装独去,深杯重覆。
何处登临残照外,望里魂销钟阜。
更莫问、南朝非旧。
此地从来兴亡恨,一丝丝、多似秦淮柳。
谱怨曲,数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