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
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
帘卷。
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
何用。
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
廊下。
月和疏影上东墙。

作品评述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水洗净娟娟嫩绿的叶子。
微风吹拂着细细的青竹,带来香气。
秀丽的景色渐渐侵入书册的晚间。
帘卷起来,清凉的阴影微微地透过酒杯。
画中的竹子身材饱满肥硕。
何须靠先生的笔触赢过萧郎。
记得曾在小轩的寂静夜晚,
走廊上,月亮与稀疏的影子映在东墙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青年游子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与朋友王文甫一起喝着自家酿造的白酒醉倒,激发灵感写下的墨竹词。诗中通过自然景观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酒后的愉悦感受的流露。从雨水洗净的嫩叶到微风拂过的绿竹,再到夜晚书帙中透出的秀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凸显了竹的优雅和不羁之气。整首诗抒发了对自然和酒的沉醉和享受,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的自然意象通过雨洗的嫩叶、微风吹过的绿竹等描绘,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同时,通过描写夜晚书帙中透出的秀丽景色,进一步烘托了整个诗词的意境。而对竹子的描绘,则显示了苏轼的独特之处。他通过对竹子身材饱满肥硕的描写,以及与萧郎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自信和对自己诗才的自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并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清新、宁静的境界。同时,酒的存在也为诗人带来了愉悦和放松,使他在醉态中能够更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同时带给读者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世言蟹毒甚,过食风乃乘。风淫为末疾,能败股与肱。我读本草书,美恶未有凭。筋绝不可理,蟹续牢如絙。骨萎用蟹补,可使无骞崩。凡风待火出,热甚风乃腾。中炎若遇蟹,其快如霜泠。俗传未必妄,但恐殊爱僧。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虽失谅不远,尧跖终殊称。书生自信书,俚说

少年游

良日登坛计策行,酸醎甘苦共杯羹。不须握手师陈豨,修武高眠已合烹。

少年游

客篱倏见野棠开,红紫无心委雨苔。闭户自偿书债去,题桥谁作酒佣来。晚知屋上青山改,老为江头白骨哀。岛瘦郊寒诗是崇,断然难画入云台。

少年游

去年今日西归客,曝背茅檐又一冬。岁月催人虽迅速,简编於我却从容。知名焉用诗千首,养病聊须酒一钟。早晚杖藜修水去,故人有约许相从。

少年游

开奁见明镜,聊以肃吾栉。旁有一瓶梅,横斜数枝人。真花在瓶中,镜中果何物。玩此不能已,悠然若有得。

少年游

怕寒不敢上高台,上得高台急急回。日欲消水风不允,天犹未夕月先来。

少年游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初如黄金盘,便以白玉碗。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少年游

晚日千峰色,秋风万里情。望云双目眩,渴雨寸心倾。有客诗方就,何人笛正横。渚烟萦别浦,江月动前楹。草木腥犹在,生灵痛未平。伤哉一杯酒,北向酹边城。

少年游

谁将兔消长,用卜月阴晴。三穴由来暗,中天本自明。金盆如未满,玉斝为谁倾。处处随人去,长空不送迎。

少年游

遨游自是不思归,花气蒸衣气力微。抛弃文书亡俗累,岭猿吟后闭山扉。

少年游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

少年游

日将出,鸡先鸣,千门万户听鸡声。美人锦帐愁欲曙,壮士苦心煎百虑。人间百年能几日,日日鸡鸣催日出。一朝过了复一朝,白发萧萧此生毕。齐妃播淑德,感彼虫薨薨。周宣悟姜后,功业光中兴。亦知国家共如此,莫怪鸡鸣催早起。

少年游

人亦有云。上明下直。匪唯具臣。谔谔在侧。谠言既奏。朝有正色。翰飞冲天。必假羽翼。咨余承乏。与属备职。曾无补益。徒竭心力。龙旗反旆。鸾驾回轼。愿寻尘轨。以除其逼。

少年游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披榛上岩巘,绝壁正东面。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嵯潨满山响,坐觉炎氛变。照日类虹蜺,从风似绡练。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王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蒨.奔波恭贱役,探讨愧前彦。永欲洗尘缨,终当

少年游

林间缥缈出层楼,栏角苍茫万顷秋。曾是胸中著云梦,不妨此地少迟留。

少年游

丈夫志四方,出户无万里。焉能缩如蜗,郁郁久居此。于思今子骏,落笔甫友美。袞褒一字难,何独赏之子。勿谓貌甚尫,力可拔象齿。隘哉招海柳,讵识子路喜。橄榄政复苦,异彼道傍李。岂其谏涂开,可口不见纪。峨峨黄金台,梯飚凌太紫。大川楫方舟,明堂栋文梓。新丰马周足,斗酒

少年游

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虚堂闪风灯,独处谁与娱?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

少年游

新丰鸡犬稀,蓟北马秋肥。金殿翠华去,玉阶红叶飞。荒林上路废,温谷旧流微。嗟此非人事,何须问是非。

少年游

归兴乍离边,兰桡复锦川。斫春槎枿树,消雪土膏田。岸暖寻新菜,舟寒著旧绵。临邛若个是,欲向酒家眠。

少年游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少年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