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
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
帘卷。
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
何用。
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
廊下。
月和疏影上东墙。

作品评述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水洗净娟娟嫩绿的叶子。
微风吹拂着细细的青竹,带来香气。
秀丽的景色渐渐侵入书册的晚间。
帘卷起来,清凉的阴影微微地透过酒杯。
画中的竹子身材饱满肥硕。
何须靠先生的笔触赢过萧郎。
记得曾在小轩的寂静夜晚,
走廊上,月亮与稀疏的影子映在东墙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青年游子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与朋友王文甫一起喝着自家酿造的白酒醉倒,激发灵感写下的墨竹词。诗中通过自然景观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酒后的愉悦感受的流露。从雨水洗净的嫩叶到微风拂过的绿竹,再到夜晚书帙中透出的秀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凸显了竹的优雅和不羁之气。整首诗抒发了对自然和酒的沉醉和享受,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的自然意象通过雨洗的嫩叶、微风吹过的绿竹等描绘,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同时,通过描写夜晚书帙中透出的秀丽景色,进一步烘托了整个诗词的意境。而对竹子的描绘,则显示了苏轼的独特之处。他通过对竹子身材饱满肥硕的描写,以及与萧郎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自信和对自己诗才的自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并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清新、宁静的境界。同时,酒的存在也为诗人带来了愉悦和放松,使他在醉态中能够更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同时带给读者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

少年游

望嵩邙。永昭陵畔,王气压龙冈。巩洛灵光。郁郁起嘉祥。虚彩帟,转哀仗,閟幽堂。叹仙乡路长。景霞飞松上。珠襦宵掩,细扇晨归,崑阆茫茫。满目东郊好,红葩斗芳。韶景空骀荡。对春色、倍凄凉。最情伤。从辇嫔嫱。指瑶津路,泪雨泣千行。翠珥明珰。曾忆荐琼觞。春又至,人何往

少年游

漆黑眸子,栀黄面皮。智静霁月相照,身閒野云不羁。该抹把手陈尊宿,细腻点头王老师。针兮线兮明联暗缀,音兮律兮自拍独吹。你道是谁,芙蓉之孙兮丹出之儿。

少年游

残骸日益衰,晨夜抱疾痛。地炉得微火,终日不喜动。读书旧成癖,今但坐作梦。未能追鸿冥,乃复分鹤俸。风霜舍边柳,合抱皆手种。眼中人尽非,欲话谁与共?

少年游

乡闾敬老意常勤,一味甘鲜必见分。大胾在前无箸食,始知富贵本浮云。

少年游

结茅同隐水云间,何日柴车不往还。忆得松林长啸罢,归时明月遍秋山。

少年游

蓬葆已萧萧,从官越绝遥。山图禹穴近,涛气伍神骄。卧帐藏新论,舟行问故樵。寄声时谢我,江上足兰苕。

少年游

初无家学赡三余,滥被君恩有此除。非取金华能占对,但令东观与观书。汗颜莫称英髦选,冷眼终输山泽居。自昔与君忧世切,只今何策塞侵渔。

少年游

客里伤春浅。问今年梅蕊,因甚化工不管。陌上芳尘行处满。可计天涯近远。见说道、迷楼左畔。一似江南先得暖。向何郎、庭下都寻偏。辜负了,看花眼。古来好物难为伴。只琼花一种,传来仙苑。独许扬州作珍产。便胜了、千千万万。又却待、东风吹绽。自昔闻名今见面。数归期、屈指

少年游

殊质资灵贶,陵空发瑞云。梢梢含树影,郁郁动霞文。不比因风起,全非触石分。叶光闲泛滟,枝彩静氛氲。隐见心无宰,裴回庆自君。翻飞如可托,长愿在横汾。

少年游

旧宅犹东里,新丘宛北邙。单鸡频哭友,老鹤悔还乡。斋记曾磋切,埋文愧耄荒。诸郎真五宝,虽死未尝亡。

少年游

夏雨轰轰断霉,新蝉已噪庭槐。不晓阿香何意,故将车子频推。

少年游

人天相距尺有咫,雷电六丁绕吾南。药师马上寄小瓢,夜半一滴渍千里。古湫源竭老蛟泣,新身秀濯田峻喜。功收宝剑卷阴符,师归宴坐茅峰裹。

少年游

骤尔升堂者,同乎白日仙。崇深邻圣像,超卓愧吾年。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宫成方数载,犹使扣钟钱。

少年游

白云堆里紫霞心,不与姚黄色斗深。闲伴春风有时歇,岂能长在玉阶阴。

少年游

木落关洒淡,天高更雁翔。凝笳乱流水,归马得斜阳。尊罍当白露,旗旆卷清商。山径作许好,寒花浑欲黄。

少年游

平生心事白鸥知,一卷云庵处士诗。占得镜中奇绝处,只缘身值广明时。

少年游

豺狼已烟销,言归省先茔。岂无消息至,怵惕意自惊。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径。神物阴有护,凶威肃其狞。敬瞻垅阙云,堕泪眶睫盈。如承慈穆颜,如闻謦咳声。道余孤风存,泽本遗爱成。昔我罹祸苦,结庐傍佳城。哀慕宁有极,忽忽时序更。惭愧旧巢鸟,常绕松柏鸣。

少年游

暑室困蒸炊。呼鹤前来听咏诗。鹤告不餐空碌碌,随鸡。诸仆无恩但有威。云海夙相期。忍使清斋十二时。主者不才今遣汝,调饥。骑去扬州

少年游

无客共谈道,有谁能赏心。人生要自得,穷困吾能禁。

少年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