憇汭口之秘藏院

老至浑亡旧所经,漫嗟古屋暗丹青。
庭空废扫苍苔长,时听风抛柏子铃。

作品评述

《憇汭口之秘藏院》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古老的秘藏院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沧桑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老至浑亡旧所经,
漫嗟古屋暗丹青。
庭空废扫苍苔长,
时听风抛柏子铃。

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迈的人来到了失去旧时光的地方,他感慨万分。古老的小屋里昏暗的灯火照不亮屋内的丹青画作。庭院空旷,草木凋零,苔藓丛生,显示出长久以来的荒废和岁月的无情。在这寂静的环境中,他时常听到风吹动柏树上的铃铛声,这种声音更加凸显出孤寂和寂寞的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庭院的凄凉景象和风吹铃声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感伤之情。老者眼前的景象使他不禁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旧时光的美好已经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消逝,只留下了荒废和寂寞。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流转不息、人事易逝的哀叹。通过描写庭院的废弃和荒凉,以及风吹动铃铛的声音,赵蕃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思氛围。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事沧桑所带来的无奈和悲凉,进而反思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语妙何妨石作肠。

藏藏摸摸。好事争如莫。背后寻思浑是错。猛与将来放著。吹花卷絮无踪。晚妆知为谁红。梦断肠台云雨,世间不要春风。

朱字衙香伴玉炉,丁丁莲漏月来初。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

玉树森森拂晓空,子云辛苦赋青葱。不知苒弱当君意,却就长杨便作宫。

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

玄圃苍洲莽空阔,安得赤脚踏层冰。秦城楼阁莺花里,南极老人自有星。

如何是佛,口是祸门。一钱不直,卖与买人。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吏退更无人迹到,一天魂梦任游扬。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下笁泉从上笁来,前波後浪紧相催。泉声似说西湖好,流到西湖不要回。

累叶聚居旌孝行,一斋崇讲待儒注。满堂书史胜金玉,入槛峰峦逼斗牛。墨客四来深慕义,本奴千树等封侯。南昌旧令曾羁宦,悔不当初命驾游。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骨肉去家远,异乡童仆亲。老身浑赖汝,久病亦愁人。无暇游西墅,寻医访北辰。主翁翻作使,奔走莫劳神。

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细捣枨虀买鱠鱼,

春风散百物,和暖气难清。晨衾四肢倦,欲起还不能。展转卧成晏,起听百鸟鸣。幸然无公事,且复寡经营。妻儿悄不喧,日午闭柴荆。羹鱼就鲜买,软饭熟香粳。虽然愧慈食,赖尔王化成。出门步原田,最爱莓苔青。半生果何为,悔不学躬耕。把锄如把笔,冀获尚何曾。还复茅檐下,所思

寻常三五,问今夕何夕,婵娟都胜。天豁云收崩浪净,深碧琉璃千顷。银汉无声,冰轮直上,桂湿扶疏影。纶巾玉尘,庾楼无限清兴。谁念江海飘零,不堪回首,惊鹊南枝冷。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香雾云鬟,清辉玉臂,醉了愁重醒。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

肃肃台的,雍雍阴教。阴诐自防,警下是俲。中章端委,列御硼告。其国辅顺,永翼帝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