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二首

故人寒踏龙门路,来听深山唱竹枝。
半世向人长落落,几回於我独奇奇。
淡交似水有余味,薄俗如云无定姿。
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

作品评述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人寒踏龙门路,
来听深山唱竹枝。
半世向人长落落,
几回於我独奇奇。

淡交似水有余味,
薄俗如云无定姿。
一点青灯俱白发,
相看不语只心知。

中文译文:
老友寒风中踏过龙门路,
来听深山中唱竹枝。
半生在人群中长久沉寂,
几次与我独自奇特。

淡淡的交情如水般有余味道,
浅薄的世俗如云般无定形。
一盏微弱的青灯下,我们皆已白发苍苍,
相互对视无需言语,只有心灵相通。

诗意: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二首》是洪咨夔给王火井的两首诗,表达了洪咨夔对故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故人寒风中踏过龙门路来到深山听唱竹枝,表达了洪咨夔对故友来访的欢迎和赞赏之情。

诗词分为两首,第一首描述了洪咨夔对故友的半生沉寂和对故友独特性格的赞叹,表现了洪咨夔对故友的深厚情感和珍视之意。

第二首则以“淡交似水有余味,薄俗如云无定姿”来描绘洪咨夔与故友之间的交情。淡交似水,指的是他们之间的交往不浓烈,但却有着持久的余韵和情感。而薄俗如云,表示周围的世俗之事变幻无常,而他们的交情却超越了这些表面的变幻,保持着纯粹和真实。最后两句“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不需要言语即可彼此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洪咨夔对故友的思念和珍视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意象,如寒风、龙门路、深山、竹枝等,将故友的到来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淡交似水有余味,薄俗如云无定姿”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虚伪世俗的反思。最后两句“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则寄托了诗人对故友默契和心灵交流的期望,以及对真挚友谊的坚守和理解。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展现了洪咨夔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诗词中的意象和对比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同时也呈现了作者对世俗虚伪的反思和对纯粹友谊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真挚赞美,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真诚交往和珍贵友谊的思考。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池台非雾。缥缈双溪路。家在江南佳丽处。看取谢公风度。蟠桃酒酝千秋。金伙欲上迟留。笑待锦花裀上,双鸾舞彻梁州。

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大将奚以安,守此称者稀。贫士少颜色,贵门多轻肥。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1]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同幕时相叙,清谈到夜分。一朝才被檄,两处便拘文。未学归巢雁,犹为出岫云。南中不闻雁,有雁不堪闻。

雪松仙客,箕山道士。来访思斋老子。思斋何处未归来,想只在、翠红乡里。风清月白,橙黄*紫。一巷笙歌纷起。良宵不遇负佳宾,都不念

一发千钧适此时,风前无语皱双眉。松源正脉将枯竭,浚发灵源复是谁。

君不见茅屋下,四壁床敷窄。又不见朱门中,金碧锁空宅。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陆走空山泽。茅屋区区诚已疏,朱门汲汲彼何迫。劝君勿学伏波老,自诡裹尸须马革。又勿学金谷人,绮窗阿阁绵阡陌。但令庭宇洁,颇与尘嚣隔。市声不至乱琴书,厨烟可免衢咽哑。庶几家人安,亦使我心获

乱花飞絮。又望空斗合,离人愁苦。那更夜来,一霎薄情风雨。暗掩将、春色去。篱枯壁尽因谁做。若说相思,佛也眉儿聚。莫怪为伊,底死萦肠惹肚。为没教、人恨处。

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巧知人意里,解入酒杯中。香湿胜含露,光摇似泛空。请君回首看,几片舞芳丛。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老年従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同是郾城客,对床如弟兄。秋风双鬓改,落日寸心明。终古方书在,随时局面更。公余经济学,讲贯不嫌精。

野林物物适幽栖,春引风高裂石时。何处双禽飞不定,静宜翠竹亚寒枝。

草长开路微,离思更依依。家远知琴在,时清买剑归。孤城回短角,独树隔残辉。别有邻渔约,相迎扫钓矶。

翟园从此即相辞,园里春归我亦归。蜂踏残花容昜落,蝶随数片往来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