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浚仪公湖亭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前山拥翠微。

作品评述

《宿浚仪公湖亭》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两三三白鸟飞,
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
犹向前山拥翠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浚仪公湖亭宿留时的景象。诗人看到一群群的白鸟,成对成群地飞翔,背对着人群朝着渔矶降落。诗人观察到天空中还残留着一些雨云,没有被风吹散,而是聚集在山前,为山峦增添了一抹婆娑的翠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湖亭宿留时的景象,展示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诗中的白鸟飞翔,背对着人群,给人一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感觉。白鸟的形象与渔矶相呼应,渔矶是人类的劳作场所,而白鸟却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对比凸显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差异和和谐共存的关系。

诗中的雨云没有被风吹散,而是聚集在前山,形成了一片浓郁的翠绿。这种景象给人以宁静、凉爽的感觉,也使得整个诗境更加丰富和鲜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展示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即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杨载的生平

  杨载(1271—1323)字仲宏。县南琉田村(今大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1315)复科举,登进士第,受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岁。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杨载的后代子孙

  杨载生子杨遵、杨勲,勲生四子: 长子富文,字化元;次子富武,字化成;三子富国,字化行; 四子富年,字化永。元英宗至治年末,化永仍归杭州。化元、化成、化行率家众一百一十余口,自徽州婺源迁桐城大宥乡(今枞阳县会宫乡)会宫陈庄,垦田三百余亩。化元生三子:福一、福二、福三。

诗词推荐

幅巾篁竹下,幽趣与僧同。坐对忘忧草,行歌解愠风。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解作晴天雪,松梢鹭一业。

裁筩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鬴斛成。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即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若欲世人俱信服,凤皇再集颍川城。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我住潇湘狱自清,囚衫虫蠹雨飘零。如今三院更幽寂,闭户勘书花满厅。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谢脁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黄山叶县连墙居,谢公席上对摴蒱。双鬟女弟如桃李,早许归我舍中雏。平生同忧共安乐,岁晚相看青云衢。去年樽酒辇毂下,各喜身为反哺乌。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解佩我无明月珠,折柳不对千里驹。念君胸中极了了,作吏办事犹诗书。浊酒挽人作年少,关防心地亦时须。

佛法无情报尔曹,忽生忽杀在吹毛。若教韩信得妙诀,自是深明防汉高。

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欲知北客居南意,看取南花北地来。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

山长如不去,三宿趁行舟。未必缘人意,祗能搅客愁。倦程方浩荡,回首更夷犹。独有相思恨,因之东北流。

有句无句,明来暗去。活捉生擒,捷书露布。如藤倚树,物以类聚。海外人参,蜀中附子。树倒藤枯,切忌名模。句归何所,苏嚧苏嚧。呵呵大笑,破镜不照。大地茫茫,一任{左足右孛}{左足右孛}。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雨滋时物各欣荣,小立方塘看水生。无数游鱼随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叠已如抟。还悲独咏东园里,老作南州刺史看。北客见皆惊节气,郡僚痴欲望杯盘。交亲罕至长安远,一醉如泥岂自欢。

草径江村人迹绝,白头病卧一书生。窗间月出见梅影,枕上酒醒闻雁声。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後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当世容谗贼,他年柰我何。文编兴旧学,诗价重东坡。木槲开能几,子规啼谩多。罗池碑字灭,犹解彻庭莎。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半亭饮散鸡呼晨。酴醾影里看月姊,翼轸星中占老人。千二百岁广成寿,六十四日东皇春。请诵古人诗一句,五枝芳桂一枝椿。

剥啄能来两玉人,饭蔬糜粟共吾贫。更欣两子知人意,为作萧萧破暑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