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叶适的《待制中书舍人陈公之亡以山宅须利既迁殡而未葬也后五月乃克葬焉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jiē wǒ yǔ gōng tóng dàn bó , yī shēng yī sǐ yòu qī li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凄凉:(形)①寂寞冷落;悲凉:满目~。②悲苦;悲凉:身世~|~的岁月。[近]凄惨。[反]幸福。
一生:(名)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时间:~一世|~操劳|~的心血。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原诗
嗟我与公同澹泊,一生一死又凄凉。
经纶传世上于此,老病著身行自当。
挂壁断弦从别调,拂天野水渡新航。
暮春未有风雩伴,且閤遗编住冢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