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二首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作品评述

晴二首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中文译文:

久雨连绵,巫山在云雾的笼罩下看不见;
天气晴朗,大地上的景色如锦绣般美丽。

湖水如碧,映衬着湖边的青草;
东海上的云朵如红色的绸缎一般绚丽。

整日里黄莺相互和鸣,长空中白鹤成群飞翔;
野花枯萎凋零,风吹处扬起一片片纷飞的花瓣。

啼鸦们争相引吭高歌,鹤儿们却不回到林间;
下食的小鸟被泥土掩埋,高飞的鸟儿因天气久阴而懊恼。

雨声从山塞中冲刷而过,阳光的热量射入江水深处;
回首望眼的周南客,心中充满了对家园的思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长时间的雨天过渡到晴朗天气后的景象,通过对巫山、湖外草、海东云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变幻。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长时间的雨天导致巫山被云雾笼罩,看不到其真实的样貌。而当阳光再度出现,大地上的景色如锦绣般绚丽。这种自然景观的转变,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叹。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湖外草和海东云的颜色,展示了大自然中的色彩丰富和多样性。碧色的湖水映衬着绿草,红色的云朵则悬浮在东海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的后两句则描绘了在晴朗天气中鸟儿的活动。黄莺们整日相互和鸣,白鹤们在天空中成群飞翔。然而,野花却在风中凋落,象征着花季的结束。这种对自然中事物的描述,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变幻无常。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啼鸦们和鹤儿们的行为不同。啼鸦们争相引吭高歌,而鹤儿们却不回到林间。这种形象的对比,可能暗示着不同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不同适应和反应。

下食的小鸟被泥土掩埋,高飞的鸟儿因长时间阴天而感到苦闷,将人们对于逆境和困难的感受反映了出来。

最后两句诗将注意力转向了诗人自己。雨声冲刷掉了山间的障碍,阳光透过深深的江水,射入了江水当中。这种描写有可能是诗人对于宝宝家乡周南的思念和眺望。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并联系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美丽和变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脉。益郁乍怡融,凝严忽颓坼。梅颣暖眠酣,风绪和无力。凫浴涨汪汪,雏娇村幂幂。落日美楼台,轻烟饰阡陌。潋绿古津远,积润苔基释。孰谓汉陵人,来作江汀客。载笔念无能,捧筹惭所画。任辔偶追闲,逢幽果遭适。僧语淡如云,尘事繁堪织。今古几辈人,而我

嗟我识君晚,君时犹壮夫。信哉天下奇,落落不可拘。轩昂惧惊俗,自隐酒之徒。一饮不计斗,倾河竭昆墟。作诗几百篇,锦组联琼琚。时时出险语,意外研精麤。穷奇变云烟,搜怪蟠蛟鱼。诗成多自写,笔法颜与虞。旋弃不复惜,所存今几余。往往落人间,藏之比明珠。又好题屋壁,虹蜺

渌净堂前鹤,孤栖守竹轩。胸中无限事,恨汝不能言。

院字沈沈雨四垂,博山香断末多时。驱除春事风姨怨,贴水新荷又满池。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井渫得泉终必食,睽弧遇雨更须疑。毋庸伊尹要三聘,且学颜渊克四非。势去铁鞋无处觅,志亨金印有时累。梅花结子桃花发,烂漫春风醉典衣。

倚杖长松底,无风昼自凉。吾庐傍林壑,嘉木耸千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远羡五云路,逶迤千骑回。遗簪唯一去,贵赏不重来。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万里无人独自行,得君逆旅尉东征。聊同骑马相先后,共作诗词迭唱赓。仆向洞庭和雪渡,船从湖口带冰撑。明年袍绿荆州去,遇有西人好寄声。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高迹知何处,相怀早晚休。苦吟空对月,闭户更禁秋。砌隙寒虫切,林稍下叶稠。音书杳难寄,天阔水悠悠。

去秋行部惨山容,得似春山意态浓。嫩绿峰当新雨後,乱红花发烂晴中。仙姿玉骨丹青写,雾鬓风鬟锦绣幪。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

荧荧枯蚌中,急雪洒不灭。西风明日晴,双花为侬结。

越王台下路,搔首叹萍踪。城古都招水,山高易得风。鼓声残雨后,塔影暮林中。一样连营火,山同河不同。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进取虽狂我不狂,跨鳌今日郑公乡。未偕西蜀三年计,来访东湖九月霜。桃李山城漫红白,橘橙峡路看青黄。修门万里逢严助,剩剖琅玕出锦囊。

画野通淮泗,星躔应斗牛。玉牒宏图表,黄旗美气浮。三分开霸业,万里宅神州。高台临茂苑,飞阁跨澄流。江涛如素盖,海气似朱楼。吴趋自有乐,还似镜中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