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紫极宫庭阔,扶疏四五栽。
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
实满风前地,极添雨后苔。
群仙傥来会,灵凤必徘徊。

作品评述

《梧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梧桐树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流转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紫极宫庭的广阔景象,梧桐树扶疏地栽种在其中。作者初次听到一片叶子落下的声音,就知道九月的秋天已经到来。实际上,这片地面已经被风吹满了果实,雨后的苔藓也极为茂盛。

诗中还提到了群仙可能会来到这里会面,而灵凤也必定会在此徘徊。这些描写给人一种神秘而幻想的感觉,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美丽。

整首诗以梧桐树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流转的思考。梧桐树是秋天的象征,它的叶子落下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作者通过这首诗词,展示了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紫极宫庭阔,
扶疏四五栽。
初闻一叶落,
知是九秋来。
实满风前地,
极添雨后苔。
群仙傥来会,
灵凤必徘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梧桐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作者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相联系,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梧桐树的叶子落下,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这也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还提到了群仙和灵凤,给人一种神秘而幻想的感觉,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美丽。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塞鸿声断草虫啼,银烛熏笼坐不辞。蛱蝶画罗捐扇日,鸳鸯裁绮授衣时。秦家树上乌栖早,韩椽墙边月到迟。黛绿暗销人去远,章台无柳斗双眉。

凤鶱鶱以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玉温温以呈器兮,因碔砆之争辉。当侯门之四辟兮,墐嘉谟之重扉。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徒刳石以为舟兮,顾沿流而志违。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矜孑孑于空江兮,靡群援之可依。血淋淋而滂流兮,顾江鱼之腹而将归。西风萧萧兮湘

向来共和有羊何,今见公才十倍过。可念此身如垢镜,要须著手为揩磨。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春秋去来传鸿燕,朝暮出没奔羲娥。青丝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弹指过。封侯未必胜瓜圃,青门老子聊婆娑。江湖流浪何不可,亦曾力士为脱靴。清风明月不用买,何处不是安乐窝。鹤胫岂长凫岂短,夔足非少蚿非多。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不能高飞与远举,

寥昔十年字,新今百八篇。男儿自传世,何必托彼传。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已齐生死理,鵩鸟莫为灾。

山藓几重生草履,涧泉长自满铜瓶。时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一夏不离苍岛上,秋来频话石城南。思归瀑布声前坐,却把松枝拂旧庵。

卓哉诚斋老,驱车陟崔嵬。清风欲洗瘴,驾言为花来。仰止冰玉人,念彼同根荄。思翁不可说,江边重徘徊。

秋色满郊原,人行禾黍间。雉飞横断涧,烧响入空山。野水苍烟起,平林夕鸟还。嵩岚久不见,寒碧更孱颜。

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周王止化惟荆蛮,汉武凿远通孱颜。南标铜柱限荒徼,五岭从兹穷险艰。衡山截断炎方北,回雁峰南瘴烟黑。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沉如电随。

三关中隐玉阁,七言味在蕊珠。妙得养生真诀,善刀四顾踌躇。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朝迁德泽偏对畿,避水人家即日归。独愧因漂如木偶,未还田舍理柴扉。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我既不干世,人故不我知。我能自不轻,人亦莫我欺。夏潦江湖溢,云雨翔蛟螭。两涯一以涸,岂无藏蛰时。外冻内不死,复雷潜地维。何必慕荠菜,窃借春风吹。

霜林病叶日凋残,更觉平芜眼界宽。天外碧云山共远,阶前明月水争寒。愔愔夜气侵肌骨,戢戢诗愁入肺肝。欲去自怜心未惬,为君满意更重看。

三朝风迹号名臣,十道宣劳德在民。大笔有功争造化,宏才无地展经纶。方登青琐瞻天近,又驾朱轓抚俗频。宸眷正隆时望重,伫趋严召秉陶钧。

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

春风谁谓暖,不入妾空房。只向鸳鸯瓦,吹露不成霜。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