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佳人)

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
为谁流睇不归家。
错认门前过马。
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
刘郎一见武陵花。
从此春心荡也。

作品评述

《西江月(佳人)》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雾轻笼两凤,
寒烟淡拂双鸦。
为谁流睇不归家。
错认门前过马。
有意偷回笑眼,
无言强整衣纱。
刘郎一见武陵花。
从此春心荡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碧雾轻轻地笼罩着两只凤凰,寒烟淡淡地拂过两只乌鸦。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心怀思念之情,怀念那个他流连忘返的地方,却无法归家。他曾经错认门前的马儿,以为是他期盼的归人,但事实证明他是错误的。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努力保持笑容,强行整理衣裳。当他看到刘郎与武陵花相遇时,他的心情被春天的气息所感动,从此他的心中充满了欢愉和激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碧雾、寒烟、凤凰、乌鸦等形象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流连忘返的地方,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错认门前过马的情节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归人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尽管如此,他仍然努力保持笑容和整理衣裳,展现了他的坚强和乐观的一面。最后,诗人以刘郎一见武陵花的情节,表达了在春天来临时,他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给人一种温暖、明快、乐观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词的意境清新自然,节奏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宋代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龙抱明珠出岸隈,夜光草木亦昭回。叮咛莫向深潭睡,恐有人从颔底来。

怅惘

百口惟翁懒入闉,讙传画隼出行春。冶容淇上多游女,群饮街头有醉人。听黑箫韶成假寐,映青藜杖是前身。不知谁侍传柑宴,早为君王靖塞尘。

怅惘

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怅惘

仙韶楼底弄春和,帘额随风卷绣波。午夜九霄开宝扇,一声万寿彻明河。灯缠月影祥光动,酒入天颜喜气多。侍从有班无籍去,花边空听太平歌。

怅惘

千里归来两鬓丝,清风永日对枯棋。红尘万事不到眼,此乐勿容儿辈知。

怅惘

为爱山园好,红尘半点无。自应成小隐,谁复叹将芜。香秫五十亩,黄柑二百株。何必随俯仰,归去亦良图。

怅惘

大觉世尊,腊月八夜,字正四刻,睹明星而悟道,引得后代儿孙,夜半染皂。智门昨夜伤风,打嚏凑得恰好。

怅惘

高凭无眺酒频斟,谁识风前快饮心。州县长官胜邻境,秧畴水满树林阴。

怅惘

先生道古背今驰,羁丱诗书两鬓丝。进取不随馀子后,文章曾作几人师。未施天上经纶手,且放胸中玉佩词。三复荔台佳句法,千年风雅有谁追。

怅惘

夜光那肯暗投人,至宝何须借所因。袖有明珠来遗我,荷君此意重千钧。

怅惘

吾宗长作赋,登陆访天台。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饮冰攀璀璨,驱传历莓苔。日暮东郊别,真情去不回。

怅惘

得见支郎半醉中,相将高阁咏南风。岂缘避暑追河朔,自为伤春到瀼东。说法竿头惭未会,谈经注脚喜能同。何年许入云门社,办取青鞋出软红。

怅惘

儒者久营道,诏书方问贤。至精一耀世,高步谁同年。何树可栖凤,高梧枝拂天。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则知骊龙珠,不秘清泠泉。才子贵难见,郢歌空复传。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

怅惘

鸭急风吹雪满汀洲,迎腊淮南忆倦游。小鸭枯荷野艇冷,去年今日冻高邮。

怅惘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怅惘

忍以证羊故,而云我直躬。那知为父隐,直故在其中。

怅惘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候虫鸣屋壁,凤蝉啭枯枝。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饥。

怅惘

凿而饮,耕而食,抚黎何事来相逼?瘠牛可耕岂不惜,姜水那堪吞满臆。遥明灯火忽惊疑,一望旌旗我心恻。群黎草木岂有知,贪吏朘削无休息。攻掠犯顺谁所为,抚黎毒黎还毒国。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

怅惘

闻道河神解造冰,曾扶阳九见中兴。如今烂被胡膻涴,不似沧浪可濯缨。

怅惘

丛丛低绿玉参差,抱瓮春畦手自冶。地暖乍离烟雨气,岁寒不改雪霜姿。太真妃以香为骨,虢国人嫌粉涴眉。莫道秋崖无造化,解令朽壤出神奇。

怅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