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宫词四首

桃李花开点御沟,翠华经月不曾游。
内庭鸱吻移鸱尾,莫问君王十四州。

作品评述

《南唐宫词四首》是明代文人范汭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李花开点御沟,
翠华经月不曾游。
内庭鸱吻移鸱尾,
莫问君王十四州。

中文译文:
桃李花开点缀御沟,
翠华经过月光未曾游。
内庭中的鸱鸟吻着它的尾巴,
不要问君王统治的十四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南唐宫殿的景象。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殿中的美景。第一句描述了御沟边桃李花盛开的景象,犹如点缀宫廷的瑰丽花朵。第二句中的“翠华”指的是美丽的翠绿色,表达了宫廷中绿树成荫的意境,而“经过月光未曾游”则表明诗人并未亲自游览过这个美景,只是通过描写来表达。第三句中的“鸱鸟”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祥瑞鸟类,它吻着自己的尾巴象征着吉祥和富贵。最后一句则提到了统治者的权力,表示不要询问君王统治的地域范围,即“十四州”,强调了君王的威严和统治范围的广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创造出了一个繁华而神秘的宫廷景象。诗人运用了花朵、绿树和祥瑞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宫廷的美好憧憬和对君王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宫廷的向往和对君王权力的敬畏之情。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同时也蕴含着对权力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又折射出明代社会的特点和文人的心境。

诗词推荐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一痴便了公家事,尽可与诗宽作程。书册不嫌官屋冷,香匜相对歙溪晴。熟知白鹭难为伴,烦见青山且寄声。此别不过旬日耳,又携孤啸上江城。

殷勤送客蹇谁留,久待江城未解舟。我醉欲眠君且去,不妨懒瓒继前猷。

金马门前回剑珮,铁牛城下拥旌旗。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

七年三过白苹洲,长与诸豪载酒游。旧事欲寻无处问,雨荷风蓼不胜秋。

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心无形影,对缘即照。

护塞宁须右北平,拂云祠是受降城。谁知此志成虚语,白首灯前听雁声!

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东谿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修成功行满三千,或在人间或在天。留下九还丹一粒,城南老树得升仙。

真铅真汞最堪凭,此理昭昭却少行。白虎鼎中成玉液,螣蛇宫里养金精。坎男离女分三位,日月东西合一程。若几此中寻得路,婴儿相貌自然成。

西山白虎跳天游,朝食行人暮噬牛。居民胡不避此苦,复闻暴吏猛於虎。怪尔巨蠹敢身由,拔剑一击拆不留。呜呼六歌兮歌六叠,太息仰空泪横臆。

浪影龟纹皱。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漫几度、吴船回首。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重来趁得花时候。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但东阁、官梅清瘦。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

身到瑶池。正□永芙蓉,CD24素鸾飞。绿云淡笼波面,鸳影差差。青冥世界,向龙宫、涌出江妃。凝望久,夜凉如水,人间惆怅芳时。池上方壶仙伯,是珊珊月佩,绰绰冰肌。重来碧环胜处,笑引琼卮。谁歌白雪,坐中客、赛过玄晖。醉归也,玉绳低转,晓风轻拂荷衣。

释桥淮西土,平生质胜文。形模笑妇女,术业富丘坟,客路酒欢喜,官曹名放纷。角章犹断垅,馀事付青云。

有客南来话所思,故人遥枉醉中诗。暂因微疾须防酒,不是欢情减旧时。

野客行无定,全家在浦东。寄眠僧阁静,赠别橐金空。旧里千山隔,归舟百计同。药资如有分,相约老吴中。

苍崖崛地耸,飞瀑从天下。一岭跨两州,千年无九夏。

潇洒藏修处,琴书与画图。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楚楚临轩竹,青青映水蒲。道人能爱静,诸事近清枯。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客心非厌静,悟道不忧贫。白屋悬尘榻,清樽忆故人。近来疏懒甚,诗债后吟身。闲客幽栖处,潇然一草庐。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按剑心犹壮,琴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