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九首

山翁何处是便宜,正是西郊散脚时。
天地春风和气裹,绿扬堤上瘦筇枝。

作品评述

《自述九首》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翁何处是便宜,
正是西郊散脚时。
天地春风和气裹,
绿扬堤上瘦筇枝。

诗意:
这位山中老翁,身处何处最宜居呢?
正是在春天的午后,他在西郊漫步。
整个天地都被春风所包围,
在绿河堤岸上,细长的竹枝摇曳。

赏析:
《自述九首》是一首景物描写的诗词,通过描绘山中老翁的行踪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首句"山翁何处是便宜",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老翁居住环境的好奇,想要知道什么地方最适合他居住。

第二句"正是西郊散脚时",描绘了老翁在春天的午后漫步于西郊的情景。这里的"散脚"意味着休闲、散步,表现了老翁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的愉悦。

第三句"天地春风和气裹",通过"春风和气"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充盈在天地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舒适和宜人。

最后一句"绿扬堤上瘦筇枝",描绘了堤岸上细长的竹枝摇曳的景象。这里的"瘦筇枝"形容了竹枝的纤细,展示了自然界细腻而富有韵律的景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方式,将读者带入了山中老翁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倦翼投深樾,惊鳞忆故川。渊明松有迳,杨恽豆宜田。穷达安微分,行藏愧昔贤。此心谁尽了,达此固怡然。

日暮悲笳起,孤衾入梦寒。沙飞桐鹊隐,草蔓石鲸残。龙战知何极,乌栖转未安。幽燕多老将,壮气满桑乾。

听说忠臣孝子,不论往事今人。衣上淋浪清泪,一生长为君亲。

经旬把擘言犹在,昨日题诗墨尚新。清晓访君呼不起,寝门一恸泪沾巾。

菟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羞折红花簪凤髻,懒将青黛扫蛾眉。丁香漫比愁肠结,豆常含别泪垂。愿学云中双石燕,庭乌头白竟何迟。

再奉祠宫逸,三迁省闼荣。抠衣迟从橐,回首遇佳城。鵰鹗抟方急,龙蛇梦忽惊。但余丰碣在,凛凛气犹生。

酒泉郡郭果何在,校尉兵廚安足求。即使愁城攻得破,策勋当拜醉乡侯。

上官多是叹穷途,得替行装尽有余。唯有甘棠刘法掾,来时骑马去骑驴。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无个模样,画个模样。既有模样,是甚模样。节节危梁十二层,垂垂白发三千丈。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⒀ 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⒁ 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⒂ 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⒃

堦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绿阴黄鸟春归後,红蘤青苔人迹稀。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交飞。林僧不用相迎送,吾欲台头坐钓矶。

宇宙风烟阔,山林日月长。开滩通燕尾,伐石割羊肠。盘谷堪居李,庐山偶姓康。知名总闲事,一醉棹沧浪。

髯驾已闻攀鼎水,劫灰又见话昆池。剑藏玉几山中记,笔记玄卿天上碑。旧谱紫霞吹鹤骨,新章白雪写乌丝。逃身我未学仙去,何处还丹日月迟。

又携诗卷到南州,尘满征衫雪满头。桃李春风故园梦,江山落日异乡愁。樽前一笑真奇事,坐上诸君尽胜流。政倚清谈洗胸臆,莫教王粲赋登楼。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珮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乡关交复亲,把酒且逡巡。共上青云路,相看白发人。有为须报国,无事即颐神。故素几云在,风音莫厌频。

清时屏臣奸,琴瑟大更化。四佞斥昕朝,一札颁丙夜。明庭集孔鸾,清庙荐琼斚。堂堂西山孙,藉藉少室价。给札承晨庐,紬书群玉舍。功名渠自来,迫逐不容赦。君心政事本,治化朝廷下。纪纲始宫闱,国本关宗社。累章沥忠赤,万口齐脍炙。迩来忠佞杂,异论淆王霸。吴天且不容,膴仕

撑天拄地气何雄,绝似多愁杞国翁。五曲年来添个伴,从今不复患共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