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
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
愁无际。
武陵回睇。
人远波空翠。

作品评述

点绛唇·病起恹恹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大病初起,精神困倦,画堂里落花满地,使我平添了几许愁绪。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坠落到石阶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泪,让人心碎。
春天匆匆而逝,人也别离,与谁在花前共舞?愁绪如海,无边无际。转首回望那驻春藏人的好地方,而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旧浓翠。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双调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⑵恹恹: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一本作“厌厌”。
⑶砌:台阶。
⑷武陵:这里指武陵溪,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回睇:转眼而望。

点绛唇·病起恹恹赏析

  此词抒发了作者病体初愈、徘徊香径时,悼惜春残花落、感伤年华流逝的惘怅和哀愁。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辞意凄婉。“病起恹恹”,即《青箱杂记》所说的“一日病起”,这句是实写作者当时的情况。由于生病,心绪愁闷,故见画堂前正在凋谢的花枝,也好像更增添了几分憔悴。“画堂”句,不仅点出了暮春的节候特征,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写:“憔悴”,既是写凋谢的花,也是写老病的人;人因“病起恹恹”,而觉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谢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恹恹”。“乱红”两句,紧承“画堂”句,进一步描绘物象,渲染气氛。有“画堂花谢”,即有“乱红飘砌”。“砌”应“画堂”,“乱红”应“花谢”,连环相扣,正是作者用笔缜密之处。“滴尽胭脂泪”,则情浓意切,极尽渲染之能事。“胭脂泪”,形象地描绘“乱红”的飘坠,赋予落花以伤感的人情,同时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伤感。

  下片转入怀人念远。“惆怅”两句,写前春人去,无人在花前共醉,只有“惆怅”而已。“惆怅”之至,转而为“愁”,愁且“无际”,足见其怀人之深。最后两句,更以特出之笔,抒发此情。“武陵回睇”,即“回睇武陵”,由结句的“波空翠”看,作者当是由眼前的“乱红飘砌”而联想到“落英缤纷”的武陵溪,而那里正是驻春藏人的好地方。但这里并非是实指,而是借以代指所怀念的人留连之地。不过,人在远方,虽凝睇翘首,终是怀而不见,望中徒有翠波而已。“空”字传神,极能表现作者那种怅惘、空虚的心情。

  由落花而伤春,由伤春而怀人,暗寄时事身世之慨,全词闲笔婉妙,深情幽韵,若不能自胜。这种情调与政治舞台上刚毅英伟、喜怒不见于色的韩琦绝不相类。同样的情况,还有范仲淹、司马光等,皆一时名德重望,他们都写过艳丽的小词。其实,这倒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杨慎《词品》所说:“人非太上,未免有情。”唐韩偓《流年》诗有云:“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再者,这与词的发展特点有关。词之初起,便以抒情为上,《花间》之后,便形成了婉约的传统,韩琦生活的那个时代,词还没有突破这个传统。

点绛唇·病起恹恹创作背景

  韩琦是北宋大臣、名将,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魏国公。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之后韩琦的晚年时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载:“韩魏公晚年镇北州,一日病起,作《点绛唇》小词。”韩魏公即韩琦,所谓“晚年镇北州”,指韩琦从熙宁元年(1068年)至熙宁五年(1072年)任河北路安抚使、判大名府之职。由此可知,此词是作者北镇大名等地时,病起观景而作。作此词的当时,王安石正大刀阔斧推行新法,反对新法的大臣纷纷遭贬。韩琦对新法是不满的,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他曾上书请罢青苗法,与王安石发生了尖锐矛盾,王安石曾为此称疾不朝,韩琦也因此被解除了河北安抚使的职权。此后,他心情苦闷,憔悴多病,同时也很怀念被贬出朝廷的那些同僚,因此写下此词感怀。

作者介绍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歷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陜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祐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陜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復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献。有《安阳集》五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臺刻《安阳集》爲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偶因明月清风夜,忽想迁臣逐客心。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绕泽正悲吟。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闲直万金。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今日怜君岭南去,当时笑我洛中来。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怅惘

一派飞泉湿岭云,岩花娟好尚余春。黄紬病惰谁如我,碧玉寒清自照人。山水窟中为俗吏,簿书丛里得诗邻。一篇宠寄高难和,万卷端知笔有神。

怅惘

瑞岩频唤主人翁,彻底惺惺不若聋。裂尽见闻行活路,乡关犹隔海千重。

怅惘

安乐窝前小曲江,新蒲细柳年年绿。眼前随分好光阴,谁道人生多不足。

怅惘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无庸妨周任,有疾像长卿。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理棹遄还期,遵渚

怅惘

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奁拂镜严妆早。彩碧画丁香。背垂裙带长。钿铮寻旧曲。愁结眉心录。犹恨夜来时。酒狂归太迟。

怅惘

熳烂花时锦绣张,无端下马击垂杨。山亭水阁笙歌地,合与行人作醉乡。

怅惘

白云红树绕琅东,名鸟群飞古画中。仙吏不知何处隐,山南山北雨蒙蒙。

怅惘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怅惘

胡公精悍姿,勇气如秋鹰。兵书百万言,挥麈谈如倾。羞戴文吏冠,慨然喜功名。愿得丈二殳,为国作长城。朝廷士力盛,战马如云腾。貔貅饱肉食,武库森神兵。此岂不足用,麾之若雷霆。如何彼黠虏,坐敢邀金缯。由来在得将,选择当至精。譬如养骐骥,有御乃能行。安得伟丈夫,长驱

怅惘

楸垂落索槐吐花,溪女采莲童抱瓜。一年光景又将半,愈老愈知生有涯。

怅惘

薄云韬日未成雨,野水啮沙争赴溪。书册嬾看聊作伴,酒壶不饮亦常携。

怅惘

谁信夔夔解感神,嘤嘤赤子母心熏。为将一滴翻瓢水,散作千家举臿云。大化无端长寂寂,众形有欲自芸芸。更须尽挽天河水,亟与三边洗恶氛。

怅惘

爱尔似龙媒,翩翩千里回。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拥棹逢鸥舞,凭阑见雨来。上堂多庆乐,不醉莫停杯。

怅惘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怅惘

禹祠巍巍阅千代,广殿修廊半倾壤。屹然遗窆每摩挲,石长苔侵字犹在。去年已媿曳杖来,今者更用儿扶拜。聊持一酌荐丹衷,衰疾龙锺神所贷。

怅惘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

怅惘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怅惘

云雷萦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

怅惘

黑金不肯化青金,奉命来催胆水淋。山骨旧疑天凿透,沟流唯待雨来深。丹无九转如方士,政有三官出上林。却谢黄茅除白发,断酬平日做僧心。

怅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