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宴别(此后忠州路上作)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作品评述

《浔阳宴别(此后忠州路上作)》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离开浔阳城时的离别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译文:
离开军城外,鞍马嘶鸣声。
笙歌在祖帐前,吹奏别离情。
乘着潮水起航,离开湓口渡口,
身上带着雪,告别庐山。
夕阳映照着行人的脸色,春寒散去了醉意。
我们都感叹着炎瘴之地,庆幸我们得以生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离开浔阳城的时刻,他坐在鞍马上,听到笙歌声在祖帐前奏响。他乘着潮水离开湓口渡口,背上还带着雪,告别庐山。夕阳映照下,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离别的忧伤,春天的寒意使得他们的醉意消散。最后,他们共同感叹着这个炎瘴之地,庆幸他们能够平安生还。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如军城外的鞍马声与笙歌声的映衬,湓口的潮水与庐山的雪,以及暮景下行人的面容和春寒中醉意的消散。这些描写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炎瘴之地的感慨,炎瘴意指热病和瘴气,可能暗喻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环境。然而,诗末作者表达了对生还的庆幸,显示出对逆境中坚韧不拔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别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这种对离别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在表达情感和抒发个人体验方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并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一陪诸英游,黾勉惭落笔。

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残秋辞绝漠,无定似惊蓬。我有离群恨,飘飘类此鸿。

惠兹政化及民功,内外声称有古风。五岭山川情正黮,七闽桃李意选取通。大明继明天衢辟,重德还朝众愿同。早晚皇穹顺舆议,老人星在玉堂中。

门掩苍苔柳半遮,春深庭院日初斜。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百尺寒泉浸崖腹,藓蚀题名不堪读。只今此味属谁论,自把铜瓶汲新渌。

春太早。十二玉楼初晓。半额试妆深院悄。相逢何草草。临水幽香缥缈。彷佛淡妆窥照。恰值日边人未到。纷纷萦古道。

舞以象功,乐惟崇德。文经万邦,武靖四国。一张一弛,其备不忒。神鉴也昭,孝思维则。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半瓻冰水一簪梅,的皪寒花数点开。疏影已从灯畔见,暗香时向梦中来。

万象融一奁,九色犹未多。圆净出良范,罗纹非巧梭。有样不可制,无痕安有磨。试问江影亡,如何复如何。

细叠轻绡色倍浓,晚霞犹在绿阴中。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宝剑妆成即远游,郎心何似妾心忧。茜裙香湿芙蓉雨,翠袖凉生薜荔秋。江北长愁宁滞酒,周南多病莫登楼。海门潮落江瑶美,能把千金买越舟。

恶风夜汹疾雷频,稍卧还兴起倒身。政复花时如此雨,谁知我辈本无春。破衣垢腻疮饶痒,短被伴欹脚倦伸。捱耐天明招敢叟,能来破闷赖斯人。

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彫零独典刑。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杨岐谈笑之中,换了白云心肝五脏。而白云愤闷之际,抉了杨岐鼻孔眼睛。

白发天应弃,春风吹不青。神仙归恍惚,书传出英灵。周粟岂医饿,湘流难活醒。迄今名字在,百世仰芳馨。

远劳仙馆客,相勉寄诗来。岂有口更叹,兼无心可灰。贫资闲寿命,吟助道梯媒。信拙过朝暮,除能泥酒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