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怀

十年宦学楚江滨,老景垂垂上此身。
插柳忽逢三月节,看花又过二分春。
青山风雨多新鬼,白发江湖少故人。
东忆墓田千阜下,可堪回首一沾巾。

作品评述

《清明感怀》是明代管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在宦学楚江滨,
老景渐渐上身来。
插柳忽逢三月节,
看花又过了一半的春。
青山上风雨多新鬼,
白发江湖上少故人。
东方想起墓田千阜下,
可堪回首,一巾泪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管讷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他讲述了在楚江滨度过了十年的宦海生涯后,年老的景象逐渐显现。他在清明时节插柳,看花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过了一大半的春天。他感叹青山上风雨多了许多新的鬼魂,而自己的江湖之交却渐渐减少。他东望思念着墓地,千丘万壑之下,回首往事,泪水湿透了一方巾。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宦海经历和人生感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岁月流转的深切思考。首句描写了作者在楚江滨度过了十年的宦海生涯,而老去的景象逐渐显现。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提到清明时节的插柳和观花,暗示时间的流逝已经过了一大半的春天,暗示了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

接着,诗人描述了青山上风雨多了许多新的鬼魂,白发江湖上的故人渐渐减少,暗示了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东望墓地的景象使他回首往事,泪水湿透了一方巾,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清新的描写手法和深情的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以清明节为背景,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节日的主题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有共鸣和感染力。

诗词推荐

彼美东篱菊,胡为官道傍。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更无越相逃名舸,犹看吴王送女潮。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青山白云,红尘闹市,见成公案,理当即行。为什么不知有,公验分明。

菊润初经雨,橙香独占秋。碧琳仙酿试新篘。内集熙熙休试、蚁浮瓯。家世传黄阁,功名起黑头。双凫傍故人舟。咫尺青云岐路、看英游。

鴈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未央宫殿金开钥,诏引贤良卷珠箔。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绿槐阴阴出关道,上有蝉声下秋草。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南向千峰北临水,佳期赏地应穷此。

寿阳妆晚,慵匀素脸,经宵醉痕堪惜。前村雪里,几枝初绽,□冰姿仙格。忍被东风,乱飘满地,残英堆积。可堪江上起离愁,凭谁说寄,肠断未归客。流恨声传羌笛。感行人、水亭山驿。越溪信阻,仙乡路杳,但风流尘迹。香艳浓时,东君吟赏,已成轻掷。愿身长健,且凭阑,明年还放春

钓得鲈鱼不卖钱,船头吹火趁新鲜。樽有酒,月将圆,落得今宵一醉眠。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饱知阿隐有妙处,未见从来丘壑谋。径呼管城办能事,和茳贴贴仍晚秋。白头故作西河梦,独遣老眼酬南州。边笳牧马岂不好,平安火过消人忧。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李建勋

岩头风急树欹斜,溪畔渔樵十数家。老尽往来名利客,年年秋水映芦花。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桃李冰霜怜颊涡,知穷绝塞走明驼。归来抖擞泥沙障,与我京尘较孰多。

绿萝结石壁,垂映清芬堂。孤心在遥夜,当窗明月光。悲风何处来,吹我薄衣裳。

别酒带愁酸,千里失群黄鹄。行到小桥梯下,便飞云南北。不妨垂手小徘徊,日影转阑曲。从此贺囊佳制,有新奇题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