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泰之

黄尘漫漫小峰路,白石齿齿茗坑渡。
相亭南来第一程,人烟萧条岁云暮。
故人小隐三家村,约我旗亭聊一樽。
相逢此地复相别,明朝怀抱同谁论。

作品评述

《别王泰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华岳。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别好友王泰之的场景,以及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尘漫漫小峰路,
白石齿齿茗坑渡。
相亭南来第一程,
人烟萧条岁云暮。
故人小隐三家村,
约我旗亭聊一樽。
相逢此地复相别,
明朝怀抱同谁论。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离别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环境和情感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的黄尘漫漫小峰路和白石齿齿茗坑渡,描绘了一种山间小径和山溪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这里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离别与辛酸。

"相亭南来第一程"表明这是作者旅途中的第一站,也是与王泰之离别的起点。人烟萧条岁云暮,揭示了这个地方的冷清和岁月的流转,暗示着离别的凄凉和时光的消逝。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故人小隐三家村,约我旗亭聊一樽,这里描绘了作者与好友相聚的情景。旗亭是古代行旅休息的场所,这里象征着友情的共鸣和别后的相聚,诗人希望能与好友再度相遇,共度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相逢此地复相别,明朝怀抱同谁论"表达了作者对明天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思考。离别之后,明天的归宿和心灵的寄托都成了未知数,诗人感叹着与好友分别后,自己将与谁分享自己的心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离别情景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思考。短短几句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层澜叠浪势轰雷,怒雨号风涌雪堆。半夜四天云墨黑,恍疑白马闯江来。

堂堂如叟云梦胸,笔端日夜生云风。地临嵩少萃奇秀,雕搜仿佛穷天功。捷如接猱健博虎,妩媚清切归深雄。六丁不取四天黑,阴山直恐喧雷公。

驿路风吹杨柳枝,江云江草不胜悲。也知远道终须别,借得离筵驻片时。

卓荦康时略,昂藏报主身。冲风还按辔,飞雪却宜人。帝渥先春遍,诗题触目新。行行何样好,归路玉为尘。

目瞳秋炯炯,颠发雪毵毵。饭塞肚皮饱,茶湔舌颊甘。龊家有彩,机前无堪。白牯厘奴却知有,而今赢得放痴憨。

京浙尘动态,闽峤风霜,不觉催老。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堪笑。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独龙,荣枯得丧浑难料。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

归来非计失,事少得心宽。村落年方稔,庭闱病复安。诗当随景赋,酒莫放杯乾。插架书还在,仍容子细看。

如流岁月几沾襟,侍立霜严剧苦心。说与刘璋无怨怒,有人驱虎入山林。

白下西风吹夜凉,五湖秋草着微霜。千家砧杵初凌乱,独客关山正渺茫。归去定应残腊尽,飘零犹幸此身强。丹阳郭里盈樽酒,且为侯芭发醉狂。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五字推敲苦,君来尉所思。眼虽如旧识,心即要相知。屋冷云归早,窗深月过迟。过从无百步,清话绻论语。

千门袭吉萦朱索,九禁开晨闢紫闱。宫漏正长天眷重,永宣芳训率三妃。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城头月色明如昼。总是青霞有。酒醉茶醒,饥餐困睡,不把双眉皱。坎离龙虎勤交媾。炼得丹将就。借问罗浮鹤侣,还似先生否。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甲第巍然数百间,一朝人去顿摧残。寄言行客休兴叹,但积阴功后代看。

魏睢变张禄,越蠡改陶朱。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道学人争说,躬行少似君。中悯惟至一,馀事亦多闻。湖广规模远,濂伊讲习勤。平生忠与敬,彷佛在斯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