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得李洋归

花时莫负此良辰,信杖间行寂寞滨。
日入山头成鹤顶,风吹沙碛皱鱼鳞。
飞来白鹭全成雪,倒去枯松半树春。
似此江山孤绝处,故应着此苦吟人。

作品评述

《与应得李洋归》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花时莫负此良辰,
信杖间行寂寞滨。
日入山头成鹤顶,
风吹沙碛皱鱼鳞。
飞来白鹭全成雪,
倒去枯松半树春。
似此江山孤绝处,
故应着此苦吟人。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孤独、寂寞和苦闷的诗词。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并将其与江山的荒凉之处相对应。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为主旨。诗人通过描绘花开时节的美丽,暗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他描述了一个人独自行走在滨海的寂静之间,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感。太阳落山时,山顶的光线如同鹤的头顶,寓意夕阳的美丽。风吹拂着沙碛,使其波纹如同鱼鳞一般,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之美。

接下来,诗人以白鹭和枯松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白鹭飞来,整个景象都被染成雪白,象征着纯洁和美丽的到来。而枯松倒下,只有一半的树枝上长满了新绿,象征着春天的希望。这种对比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以及在孤独寂寞之中仍然存在着美好的可能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孤独荒凉的环境中,产生了苦闷和悲伤的心情,并将这种心情与江山的荒凉相对应。诗人深情地吟唱着苦涩的诗歌,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读者分享。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孤独、寂寞和苦闷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独白。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八珍一箸千金价,往往精疱贱惠文。莫道形模大刚拙,剖珠也解献殷勤。

独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泪向天流。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不死未论生可喜,虽生何恨死堪忧。甘心卖国人何处,曾识苏公义胆不。

一雨浃辰外,乍晴如酒醒。临豀照净绿,陟巘到高青。翠霭俯深樾,黄云迷远坰。超然信尘表,风袂龙冷冷。

剑门天设险,北乡控函秦。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

阴旄载旋,鼓车其鞭。间神安归,冥然而天。皇有正命,祀事孔蠲。其临其归,亿万斯年。

帘幕无风起泬寥,谁悲精铁任飘飘。随商应角知无意,不待歌成韵已消。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乱芜生。正小山已桂,东篱又菊,秋为人清。肠断洞庭叶下,倚西风、谁可寄芳蘅。袅袅愁予处,欲醉还醒。为问素娥饮否,自谪仙去后,知与谁明。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瑶觥。步高台、夜深人静,有飞仙、同跨海山鲸。归来也,远游歌罢,失却秋声。

呼风忙趁鱼,一片如掌大。且等后船来,过船犹早在。

维亲与朋,杂然满坐。华屋连甍,红紫毓移。半世重游,雾迷烟锁。慨然抚膺,谬悠老我。

平生我解量人品,元亮真成晋伯夷。我欲招魂无别物,剩将洒酒菊花枝。

着眼看山不见山,徒劳终日对孱颜。偶然境意相迎处,只在寻常俯仰间。

散发避炎暑,炎暑苦相寻。云何对大宾,不见汗沾襟。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灵溪非人迹,仙意素所秉。鳞岭森翠微,澄潭照秋景。

灾祸妖祥判立谈,白头犹舞茜衣衫。卖符效速抛农业,治崇年深转法衔。三老赛冬为杀豕,四婆开岁倩祈蚕。暮归舍下分馀胙,不信人间有季咸。

地迥楼堪倚,天长日更劳。何须云渺渺,況自叶骚骚。脱兔横冈远,冥鸿避弋高。四愁休偏咏,俱是一沾袍。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龙不冬躍,萤能夜飞。小人君子,而皆有时。

渺平芜千里,烟树远、淡斜晖。正秋色横空,西风浩荡,一雁南飞。长安两年行客,更登山临水送将归。可奈离怀惨惨,还令远思依依。当年寥廓与君期。尘满芰荷衣。把千古高情,传将瑶瑟,付与湘妃。栽培海隅桃李,洗蛮烟瘴雨布春辉。鹦鹉洲前夜月,醉来倾写珠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