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柬谢袁兄

渔樵并舍两相忘,三迳回看久就荒。
只有生平真活计,尖胱万面接山光。

作品评述

《代柬谢袁兄》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渔樵并舍两相忘,
三迳回看久就荒。
只有生平真活计,
尖胱万面接山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渔樵之人的生活情景。诗人表达了在渔樵的生活中,与尘世繁琐相隔离,专注于真实而简单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与尘嚣相隔,舍弃了世俗的拘束,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意境深远。首句“渔樵并舍两相忘”表达了渔樵生活的单纯和超脱,将渔人和樵夫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彼此相互辅助,忘却尘世的纷扰。接着,诗人提到“三迳回看久就荒”,描绘了他长期离开尘世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受到他与世俗的脱离和对尘世的冷漠。

接下来的两句“只有生平真活计,尖胱万面接山光”表现了诗人专注于真实而简单的生活,追求自然和山光的心境。生平真活计指的是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尖胱万面接山光则形容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面对山光时心境开阔。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渔樵生活,表达了对尘世浮华的超脱和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心境,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鸟息我亦倦,行行取径微。石棱妨错足,藤蔓每钩衣。森木各天籁,连山同夕晖。推门吟袖冷,满带野风归。

凄凄恻恻又微嚬。欲话羁愁忆故人。薄酒旋醒寒彻夜,好花虚谢雨藏春。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

君不见细柳将军专号令,壁门不受天子命。又不见隆中将备天下奇,屈致不可就见之。丈夫意气类如此,达则守官穷守已。斋坛未築国士去,军令已申美人死。王翦定须六十万,李牧必遵前日轨。扫门求见齐舍人,魏勃妄庸何足使。武皇踞厕对卫青,淮南君臣暗欢喜。寥寥古道不复见,后来

九皋仙子老芝田,小立清池阿那边。忽作霓裳羽衣舞,天机未信只鱼鸢。

江流不动月西沈,南北行人万里心。况是相逢雁天夕,星河寥落水云深。

湖海秋初到,房栊夜转幽。露浓惊鹤梦,月冷伴蛩愁。生计依微禄,年光堕远游。严滩已在眼,早晚放孤舟。

夜寒幽梦飞来,小梅影下东风晓。蝶魂未冷,吾身良是,悠然一笑。竹杖敲苔,布鞋踏冻,岁常先到。傍苍林却恨,储风养月,须我辈、新诗吊。永以南枝为好。怕从今、逢花渐老。愁消秀句,寒回斗酒,春心多少。之子逃空,伊人遁世,又还惊觉。但归来对月,高情耿耿,寄白云杪。

出肋梅花秀色新,不堪寒雨浥清尘。故应倒影澄澜碧,湿玉吹香烂熳春。

路入千山愁自知,雪花撩乱压松枝。世人并道离别苦,谁信山僧轻别离。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缯外半壁许,已复一轮高。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

丹葩信不类苹蒿,雨后常抽绿玉条。此草岂宜弃调食,瘦茎欲比沈郎腰。

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

南海既宾。爰戢干戈。桃林释驾。天马婆娑。象齿南金。来格皇家。绝音协徽。宇宙告和。

红颜称绝代,欲并真无侣。独有镜中人,由来自相许。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答书牛马走,卜疏草茅人。久谢轮囷器,羞言阿堵神。触笼摧劲翮,喣沫瀑穷鳞。尚欲求糟粕,心知老斲轮。

偶来云卧紫霄宫,露洗瑶台月浸空。夜半星官朝北斗,步虚声在万花中。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