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太平寺

客里逢端午,僧廊雨气凉。
筼筜千个碧,薝蔔六花香。
鲁頖程尤远,潘舆兴自长。
糁蒲倾美酒,笑入醉中乡。

作品评述

《端午至太平寺》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客人所住的地方逢到了端午节,
僧人的走廊中雨水清凉。
筼筜簇拥着成千上万的碧绿,
薝蔔散发着六朵花的香气。
鲁頖和程尤的距离遥远,
潘舆的兴致却自然而长久。
倾倒美酒于蒲席之上,
笑语融入了醉乡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在客人所住的地方度过端午节的情景。雨水的降临使僧廊清凉宜人,为这个节日增添了凉爽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筼筜,指的是竹篾编织的器皿,用来盛放端午节的食品。碧绿的筼筜簇拥成千上万,展现了独特的景象。薝蔔散发出六朵花的香气,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以古代的历史人物为引子,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鲁頖和程尤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与诗人之间的距离遥远,但他们的存在仍然给诗人带来了慰藉与温暖。潘舆则象征着自然的兴盛与长久,他的兴致与热情也是持久的。

最后,诗人以糁蒲倾美酒的场景作为结尾,将笑语融入醉乡之中。这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们共饮美酒、畅谈欢笑的情景,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心中的喜悦之情。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喻良能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他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和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节日的欢乐和人情之美,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燕子催将初度,梨花指定清明。春风可是太多情。乐事良辰一并。绛老从头甲子,楚骚几度庚寅。晴光不隔凤凰城。花底举头天近。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巍巍柱天功,荡荡盖世勋。仁于曹孟德,勇过霍将军。丹券入帑藏,青史传子孙。所谓大丈夫,动合惊乾坤。所谓圣天子,难得忠贞臣。下以契鱼水,上以合风云。百世必一乱,千年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不但秋原雨冒田,坐看平地路成川。隔田山下青松外,不见人家只见烟。

当时骑气拥函关,奕代清才擅谪仙。鼻祖婵嫣有余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钟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余。此是真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之徒。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黄昏疏影横斜月,说似诗人仔细看,藓树卧龙鳞甲老,霜桥立马骨毛寒。共寻雪句心犹苦,只嚼冰须齿亦酸。涪老未为知已在,水仙驿竟弟兄给。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深堂清话红灯续,不减前人参白足。谭禅论诗仆为僵,更啖芋魁分茗粥。赋租正尔忧阙供,安得继日笑语同。他年渭北仍江东,雁书定复嗟乖逢。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

做修持,须搜索。真清真静真心获。这边青,那边白。一头乌色,上面殷红赫。共同居,琉璃宅。琼苞琼蕊琼花折。玉童歌,金童拍。皇天选中,山正是仙客。

契合岂前因,交情淡愈真。开缄疑晋帖,赓句逼唐人。高著棋空局,清谈案积尘。满襟挥老泪,释友更谁亲。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晓星独挂结麟楼,三殿风高药树秋。玉笛数声飘不住,问人依约在东头。宿鸟翩翩落照微,石台楼阁锁重扉。步廊无限金羁响,应是诸司扈从归。幽阁焚香万虑凝,下帘胎息过禅僧。玉堂分照无人后,消尽金盆一碗冰。

寒日山尖落,孤烟树杪屯。水流天欲动,舟急岸如奔。缥缈穿云角,苍茫望郭门。片心争宿鸟,去去近黄昏。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