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弟

故里行人战后疏,青崖萍寄白云居。
那堪又是伤春日,把得长安落第书。

作品评述

《寄弟》是唐代张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乡的行人战后稀少,
落在青崖萍上寄给遥居的白云。
多么令人伤感的春天,
长安的落第书让我不胜唏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离乡战后,寄出一封信给远方的弟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长安的失落与遗憾。诗中春天的描写以及长安的落第书,都给诗中的情感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心痛。

赏析:
1. 诗人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将故乡行人战后疏落比喻为青崖的萍寄给白云。通过这种比喻,诗人将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生动地表达出来。
2.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伤感和忧愁。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但对于诗人而言,它却成了一个痛苦的象征,映衬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失望和心灰意冷。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被诗人视为一个渴望进取的象征。而诗人的落第则可理解为他在长安的追求和努力未能获得成功的无奈和遗憾。
4.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念与苦闷,诗意深沉,使人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家乡与长安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昏鸦归栖暮天迥,新月娟娟水中影。秋声索索起桑麻,古道人归烟火静。公庭吏稀霜树老,药槛雨多幽菊盛。山家生事饱谙知,野果村醪遣朝暝。

已病身犹健,云瘳讣却闻。告存非不寿,有子更能文。嗟我何多难,丧亲又哭君。两家两翁好,作麽并丘坟?

南山有佳木,柯叶正敷荣。原图岁晚功,大用宁小成。

谪死古来有,无如君甚冤。文章不世用,器业欲谁论。野鸟灾王傅,招辞些屈原。平生洛阳友,零落几人存。

朝离淮阴市,春水满川平。依依道边人,送我亦有情。千里积雪消,布谷催春耕。人家远不见,柳色烟中明。轻舟鸣桹子,野静遥相应。连网收泼刺,嘉鱼饱南烹。平生晤语欢,促膝联弟兄。相逢古难得,白发老易生。樯乌飞更北,汴柳绿相迎。从今淮山梦,却在凤凰城。

六宫春色醉仙葩,绮户沈烟望翠华。琥珀盘生山芍药,绛纱囊佩木香花。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此意无所欲,闭门风景迟。柳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

年来幽事慰心期,已有溪云彷佛知。不似山南似山北,直须拄杖叩门时。

文柄谁持合自持,忧民风概乍清羸。禅林草药如为效,愿见皇家急诏诗。

试粉东窗待晓回,共寻春柳傍香台。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

当年分得月中胎,八岁精神愈觉开。小学路头方谨入,平生根脚要深培。家贫只问子贤否,父老何妨兄教来。须识此身关系大,莫如流俗赴波颓。

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问君安否外,别后几篇诗。

孔融不要留残脍,庾悦无端吝子鹅。香稻熟来秋菜嫩,伴僧餐了听云和。

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远历神仙窟,高淋竹树头。数家舂碓磑,几处浴猿猴。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楼。派通天宇阔,溜入楚江浮。为润知何极,无边始自由。好归江海里,长负济川舟。

母子相逢几万年,夕阳梦断岂堪言。多时不隔如今见,赵州勘破老婆禅。

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苍茫返照收,羃历寒烟起。前山黯同色,不辨峰峦美。独有远来钟,悠扬翟微里。

集英亲策际天人,曾见诸贤解褐巾。荐棘校文钦藻思,华林颁宴接车尘。年光世故推移久,士论朝咨宠遇新。老病忽纡怀旧作,长吟犹忆曲江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