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再用韵二首

洪井今真隐,长沙昔谩丞。
余生付岩壑,拙宦愧交朋。
饭菜浑忘肉,囊萤足代灯。
诗成夜将半,云际月腾腾。

作品评述

《夜坐再用韵二首》是宋代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洪井今真隐,长沙昔谩丞。
余生付岩壑,拙宦愧交朋。
饭菜浑忘肉,囊萤足代灯。
诗成夜将半,云际月腾腾。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夜晚的坐者,抒发了诗人裘万顷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感叹洪井的真实隐藏和长沙的昔日繁华已成往事。他自觉自己的余生将付诸于岩壑之间,对自己平庸的官员身份感到愧疚。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顾一切地写诗,将诗作为心灵的寄托。他的晚餐已经忘记了肉的滋味,而手中的萤火虫成为了他的灯光。到了深夜,他的诗篇完成了一半,夜空中的月亮也逐渐升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通过对洪井和长沙的对比,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诗人以自嘲的姿态,表达了对自己官员身份的无奈和愧疚。夜晚的安静沉思给了他写诗的机会,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倾注到诗中。忘记了饭菜的滋味,他只专注于诗歌创作,将萤火虫作为替代的灯光。整首诗词虽然只是描述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但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最后,诗人提到诗成夜将半,月亮在云层之间升起,给人以希望和明亮的感觉,也传递了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呈现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寞。它让读者在细腻的描绘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唤起了对时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惟圣格天,惟明飨日。帝郊肆类,王宫戒吉。珪奠春舒,钟歌晓溢。礼云克备,斯文有秩。

去国有华发,出关无送车。未能尽韬晦,紫气作前驱。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玉兔银蟾争守护,姮娥姹女戏相偎。遥听钧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於菟。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幡然为舍钓鱼竿。八极风云生指顾。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周文虚已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

爱水仙成百计栽,三年一笑渐能开。金银岂是吾家物,借我虚名付酒台。

天童之师,顶雪颔丝。三篾住山计,孤藤横膝时。潭寒秋到早,空阔月行迟。提起宗家无字印,门门何处不相宜。

大儿肩锄出茅屋,小儿倾盘糁新粟。春来雪稀雨不成,田虽翻犁苦未足。呜呼农人今向太平年,安得甘雨一洒万物皆醒然。

大士千眼而明,老子一只而盲。或不夜能久照,谁籲天鸣不平。

昔人卧亦游,吾今游亦卧。适来眼底山,知从梦中过。

来往畏炎热,杉篁取迳微。蝶飞逢草住,燕出认檐归。云卧从衣冷,风梳爱发稀。清谈能解愠,松尘为君挥。

尽日前轩卧,神闲境亦空。有山当枕上,无事到心中。帘卷侵床日,屏遮入座风。望春春未到,应在海门东。

且宽沈簿领,应赖酒如渑。春夜霜犹下,东城月未升。清言饶醉客,乱舞避寒灯。名字书仙籍,诸生病未能。

初见微于□,徐惊巧入神。忽然缠作茧,信矣出如纶。桑绕罗敷舍,机鸣孟母邻。明当晒新□,霁月鎔□□。

户户鱼蛮子,年年雁泊人。生资持网罟,迁徒逐冬春。岸俗从渠变,乡邻自我亲。殊胜倦游者,渺渺愧风尘。

北望蝶山,西迷凤苑。忽忽醉里题诗满。黄花只似去年黄,去年人去黄花远。雨压城荒,丘园路断。却晴又恨公来晚。依稀自唱古人诗,明年此会知谁健。

旧雨留烟饰短垣,浅沙催水撼衡门。旗帘动眼新迎客,{禾罢}稏关心故弄孙。

槁木忘荣谢,闲云任卷舒。慵为绕枝鹊,宁作蠹书鱼。羁旅心常折,亲朋梦亦疏。溪头钓船在,恐负此心初。

高树俯耸江,老屋隐乱石。水深群鱼集,一网千尺碧。

说著兴亡事不同,且斟玄玉驻颜红。云轩梦断宫花逝,采缕盟寒墓草丰。处处社时茅屋雨,年年春后楝花风。人间不是无栖处,要认当年旧媪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