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减

少年一日几鸱夷,瓦甓而今力不支。
莫笑杯中酒量减,至和全在半醺时。

作品评述

《酒量减》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时,每日能喝几瓶酒,如今已经力不从心。不要嘲笑我酒量减弱,真正的和谐只存在于半醺的时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年少时的豪饮和如今酒量减退的情况。作者早年有着丰富的精力和饮酒的能力,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饮酒豪迈。然而,作者并不以此为耻,而是认为真正的酒文化和快乐并非仅仅在于大量饮酒,而是在于那种半醺的状态下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时酒量和如今酒量的对比,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的“少年一日几鸱夷,瓦甓而今力不支”描绘了蒲寿宬年轻时豪爽的饮酒风格和如今酒力减弱的现状。然而,作者并未因此感到羞愧或懊悔,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变化。他告诫人们不要嘲笑他酒量的减退,因为真正的酒文化并非在于大量饮酒,而是在于那种半醺的状态中体验到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宁静与和谐是一种内心的放松和舒适,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蒲寿宬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人生阅历的领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酒量减退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经历的变迁。诗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变化,表达了对酒文化的独特理解,强调了内心宁静与和谐的重要性。这种对人生境遇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羌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

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最数秦娘第一流。季鹰久负鲈鱼兴,不住今秋。已办归舟。伴我江湖作胜游。

神女漂红者,颠姨发赤然。年年吹洗了,未必恕今年。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长江天险失,铁骑逼金陵。拒敌无留守,捐躯有县丞。戈挥天日皎,血洒阵云腾。蒋尉英灵在,千秋配食能。

甘寒何必柘为浆,也解逡巡造醴凉。更喜鹤鸣添子和,休因荔进引蕉黄。花如宋玉窥邻女,诗似刘郎问泰娘。只欠西湖双画舫,便疑风景类钱塘。

人与人为徒,事我盖有缘。司晨与警夜,异类亦可怜。舐糠啄遗粒,要使全其天。人则当教诲,见善或能迁。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事过我亦喜,陶然送流年。

午枕消暗永,春裘御晓清。砌红多近采,园绿有深鸣。窗破斜光入,炉消断碧横。白头为吏苦,高卧笑浮生。

一水去萦绕,四山来周遭。夷犹聊适意,登降自忘劳。五岭烟云古,三江气象豪。此邦真蕞尔,形胜助风骚。

斜阳已在古松閒,杯酒相留未放还。此是古人真率处,谁知今日有梅山。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观音寺里泉经品,今日唯存玉乳名。定是年来无陆子,日香收入柳枝瓶。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君在诗人里,功夫用最深。古如神禹铸,清似鬼仙吟。死定无高塚,生惟有破衾。长安酒楼上,犹记昔相寻。

迎面苍峦泼黛浓,几番回首想行踪。白云拥海文殊阁,老水屯烟圣治峰。方别衲僧谈梦寐,又逢羽士接从容。明朝还踏青虚路,重掬神泉听乱钟。

垂垂大厦颠,一木支无力。精卫悲沧海,铜驼化荆棘。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血洒沙场秋,寒日赤为碧。惟留吟啸编,千载光奕奕。

山色秋光澹绕斋,雨声虫响互悲哀。清尊怜我攻愁去,白发欺人送老来。江柳净无余叶在,渚莲迟有一花开。马蹄却忆成皋路,野烧西风满面埃。

乌石冈头踯躅红,东江柳色涨春风。物华人意曾相值,永日留连草莽中。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