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雪江

十载高居白玉堂,陈情一表乞还乡。
孤云落日渡辽水,匹马西风上太行。
行橐尚留官里俸,赐衣犹带御前香。
只今对客难为答,千古中原话柄长。

作品评述

《答徐雪江》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汪元量应对友人徐雪江的诗意交流为主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答徐雪江

十载高居白玉堂,
陈情一表乞还乡。
孤云落日渡辽水,
匹马西风上太行。

行橐尚留官里俸,
赐衣犹带御前香。
只今对客难为答,
千古中原话柄长。

中文译文:
在白玉堂中居住了十年,
陈述了自己的情感,请求回乡。
孤云落日渡过辽水,
独自一马,乘着西风上太行山。

虽然行囊里还保留着官府发给的俸禄,
赐衣仍带着皇室的香味。
如今对客难以回答,
千古以来,中原的话题长久流传。

诗意和赏析:
《答徐雪江》这首诗表达了汪元量对徐雪江的回应,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境和处境。首先,他提到自己在白玉堂高居十载,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在官场中的生活和地位。接着,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回乡的渴望,这是对友人的真挚回应。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孤零零的景象,孤云落日和独自一马乘风上太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愿。这里的太行山可以理解为远离尘嚣的理想归宿。

在下半部分,汪元量提到了行囊留存的官府俸禄和被赐予的衣物,这些都是他作为官员所受的待遇。虽然他在官场中受到了荣华富贵,但他仍然怀念御前的香味,暗示出他对朝廷的依恋和对皇权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客人的无法回答,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境遇和心情无法完全表达出来。作者的话柄长久流传于中原,意味着他的诗词将代代传颂,成为后人议论的话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陈述和回应,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愿,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皇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文人的身份和责任。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韵味。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般门难呈拙,抑屋方自咎。诗肩卓两峰,因君笑今又。袖手非不佳,拜赐良独厚。翩翩王公孙,肝肺衷绘绣。向来传新作,价欲擅文囿。妙语再堕前,吟玩忘昏昼。江涛骇澎湃,风竹聆疎瘦。足我学古心,如饮得美酎。气无寒郊寒,派续后山后。采采葩华林,群芳酿孤茂。错刀合琼瑶,内索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闻锺渡寒水,共步寻云嶂。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下。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

画扇催迎暑,灵符喜辟邪。风光丽宫禁,时节重仙家。

雨馀溪水十分盈,更革秋潮数寸生。西浸夕阳东浸月,并于池面作鲜明。

风云际会。自军兴勋业,唯公屈指。中镝红心,骄虏胆丧,中正已回天意。采石扶危鏖战,激励熊罴乘势。震天地,沮金狄百万,完颜诛毙。英卫。摅红气,寰海共欣,雪恨亡胡岁。宸眷褒功,华衮貂蝉,荣拜济时左揆。圣君用贤终始,肯使留侯谦退。后范蠡,愿永佐中兴,庄椿同纪。

红螺蟹新鲈鱠,白藕黄柑晚荔枝。酒尽月斜潮半落,山翁不省上船时。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凭君说与埋轮使,速寄长松作解嘲。(送张天觉诗有埋轮及河东悭之语。)无复青粘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

月色幸自好,元无半点云。移床来一看,云月两昏昏。

我来入蜀门,岁月亦已久。岂惟长儿童,自觉成老丑。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既无游方恋,行止复何有。相逢半新故,取别随薄厚。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眷眷章梓州,开筵俯高柳。楼前出骑马,帐下罗宾友。健儿簸红旗,此乐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黄昏溪路上,闻哭竺乾师。

江北江南喧世界,陪了草鞋多少钱。吓得小儿成底事,何如参我竹匕禅。

水涸梁未成,火觌道犹茀。

诸贤适江海,梧竹孤凤吟。愿言正王度,祈招嗣清音。亦为胶西董,反慰及物心。未可赋柏舟,天眷宗社深。

华屋沈沈野外居,茂林清荫绕门闾。移花植果心无事,抱子弄孙欢有余。闲过西畴观刈穫,懒寻南郭命巾车。问君为圃嗟予晚,便拟归休学二疏。

万法与身俱幻,百骸惟耳尚聪。文公为补琴操,回仙邀听松风。

世间最有不胜妍,愁对韶华欲暮天。已被风开又风落,要为人羡即人怜。

利名抛却。入广莫乡闾,委蛇盘礴。水曲山隈,烟村云屋,随分葛衣藜藿。任他玉堂轩冕,争似茅庐丘壑。志廖廓。向东篱消遣,西园吟酌。绵邈。无为作。不遇个人,何处谈玄略。书笈琴囊,石坛瓦鼎,此外并无真乐。幽雅淡然风范,端的凭谁光烁。自消索。有一溪松月,千年猿鹤。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