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茶磨入治平寺

日昃山路闲,林木纷如结。
环沟引湖流,经桥见曲折。
路枉寺门出,高榆对森列。
连冈亘城堤,玦断宛当枌。
斜日射山翠,玲珑映松彻。
香气行客闻,心闲忘分别。

作品评述

《自茶磨入治平寺》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已经西斜,山路空旷无人,林木交错如同结成一片。环绕沟渠引来湖水流动,经过桥梁显得曲折蜿蜒。曲曲折折的山路绕过寺庙门口,高大的榆树与森林齐列。连绵的山岭延伸至城堤之上,宛如玉佩断裂,宛如当年的枌树。斜阳照射在山峦上的翠绿之中,明亮的光芒透过松树的缝隙。香气随着行人的脚步传播开来,心灵宁静,忘却离别之忧。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的心境与感受。诗中描绘了山路的宁静和荒芜,林木的繁茂和错落有致,沟渠的水流曲折蜿蜒。通过山路绕行,途经寺庙和高大的榆树,感受到城堤和山岭的连绵延伸。斜阳照射在翠绿的山峦和松树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色。同时,作者通过香气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忘却离别之忧。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观为主题,通过描写山路、林木、沟渠和阳光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宁静和恬淡的氛围。作者通过环境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借以表达对繁忙世界的返璞归真之思。香气的描绘更是增加了诗中的层次,使读者不仅能够看到景色,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气味。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安宁。

诗词推荐

重湿抖筠笼,追凉涤瓦钟。乏香嫌婢索,得酒赖儿供。纸润剪弥钝,墨胶书不浓。幽斋雨中咏,寄远意不慵。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寒时寒杀,热时热杀。诸方普请寒暄。双林寒时热杀,热时寒杀。且非别换条贯,大士从来头戴冠。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尚忆天寒日小黄,先君前行我後顾。如今悲不为涂穷,病雁孤飞失老鸿。三年闭户松风里,行路又还从此始。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一鸣一息几千秋,风翼端宜汗漫游。笔底珠玑谁得似,胸中云梦复何求。谈馀正始人加胜,诗比黄初语更遒。西笑定应参儤直,东游聊复伴遨头。

淡淡双蛾疏秀。为谁频皱。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锦字香笺封久。鳞鸿稀有。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风雨未过桐华时,宜春苑中梨萼披。天子赐宴群臣嬉,少年都尉方追随。暮归迟喜联留後,兄弟双弓射熊皮。侯宗戚族坐上少,伯仲相顾惊恩私。凤皇楼高玉箫吹,金络骏马不肯骑。自戒危溢作後规,何郎莫媿书与诗。

圣泽既渥。嘉会愔愔。庭旅钟鼓。堂有琴瑟。飞辔清晖。扶桑移荫。视景秪慕。挥袂沾襟。娈彼同栖。悲尔异林。我有旨酒。以歌以吟。

一庭秋色高堂夜,半壁灯光短幌凉。都是去年秋气味,谁知飘泊古淮阳。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枳棘何榛榛,猿狖不敢下。芳苓何烨烨,雹霜不敢洒。骅骝驰曲囏,举足难宽假。所以古之人,犁锄聊自把。

恳辞浮宦振家声,悬忆高堂指去程。选籍便通闺籍美,彩衣兼映锦衣荣。推恩半俸供甘旨,守道全家试满盈。我恨无亲可归养,与君言别若为情。

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半窗关夜雨,四壁挂僧衣。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拜章坛下桂花清,客子看山眼更醒。万竹梳风凉透碧,乱峰收雨晓争青。城中佳客还相忆,月下幽泉政好听。谁肯结茅邻远社,白家犹有旧池亭。

入谷先生一阵香,异花奇木簇禅堂。可怜门外高低路,万毂千蹄日日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