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兴

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作品评述

《中元夜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元夜的景象,具有浓郁的神秘感和壮丽的气势。

诗意:
在东院,夜晚已过半,时间大约是午夜时分。正当这时,狂风暴雨来临,天空变得一片黑暗。突然间,我看见一道闪电如金蛇般划过,照亮了天空,只见天空中出现一点点青光。

赏析:
《中元夜兴》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瑰丽的夜景。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极具戏剧性和神秘感的场景中。夜晚的寂静和黑暗与风雷的狂暴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紧张而又庄严的感觉。而闪电的出现则突破了黑暗,照亮了天空,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天空景象的描绘,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人感受到黑暗与光明、静谧与狂暴之间的冲突与对立。诗中的金蛇形象和青光的闪烁,给人以超越尘世的感觉,似乎揭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其中运行。整首诗抓住了中元夜这个特殊时刻的氛围,以意象丰富的语言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元夜兴》展示了汪莘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通过将自然景象与神秘色彩相结合,他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诗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思考,从而引发内心的共鸣和想象。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信敬谦勤德更纯,江湖风谊最相亲。曾知九要三玄髓,岂混重泉一窖尘。引日伤心亡我友,异时再面是他人。山中弟子怀师德,各翦生绡暗写真。

其一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其二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山入花州翠作层,何年凿此玉崚嶒。瀑从峭壁飞将落,雪沍苍崖危欲崩。寺老尚堪支古佛,地灵不肯着凡僧。定应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砚冰。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沉沈

倚阑观四远。近有客登临,故相磨难。山形欠舒展。小峰峦云树,晦明更变。江淮楚甸。又何曾、分明在眼。但临深、自觉身高,未可便名博见。休辨。吾心乐处,不要他人,共同称善。痴儿浅浅。因他谩说一遍。问还知宴坐,回光收视,大地河山尽现。待於中、会得些时,举觞奉劝。

万里归来卧白云,蚍蜉撼树政纷纷。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於陵亦谩云。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三分。小槽谁有真珠滴,径觅吾徒作半醺。

共称洛邑难其选,何幸天书用不才。遥约和风新草木,且令新雪静尘埃。临岐有愧倾三省,别酌无辞醉百杯。明岁杏园花下集,须知春色自东来。

杨家园里醉残春,醉倩傍人拾堕巾。红紫飘零不须叹,东君渠自是行人。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三足老蟆太阴精,夜载阿姮朝帝庭。澡形不假桂花露,背负金轮浴沧溟。腾腾跃起几万尺,痴腹一团露骨圆。睨目光射蛟宫寒,海若天吴难遁迹。腹中万斛蝌蚪藏,吐作列纬森光芒。晓骖六龙驾羲驭,腾踏未必输飞黄。

疆事须长算,朝家得实能。坐来酬万务,心地自虚凝。

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僧禅寂寂无人迹,满地落花春又过。

小院深明别有天。花能笑语柳能眠。雪肌得酒于中暖,莲步凌波分外妍。钗燕重,髻荷偏。两山斜叠翠连娟。朝云无限矜春态,暮雨情知更可怜。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落魄齐昌偶曳裾,风光屈指一年余。君延南郡沙棠楫,我问东湖水竹居。两地经春无客信,三韩旁午有军书。行吟亦抱灵均恨,鼓枻愁逢楚泽渔。

功名於我实何多,只为浮华未浩歌。两月病痁诚已甚,半头白发似无何。诏惟选吁将从众,学贵师心在匪他。当世闻人知不少,片言敢谓众难过。

圣考能乡,宗祀熙成。骏烈惟帝,于皇执衡。茂育元运,降祚丕平。载清斯酌,庸声精诚。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故人欢接。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离觞愁怯。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野老元无事,乘闲偶一来。微风市楼笛,落日寺街槐。梨大围三寸,鲈肥叠四腮。邻船不识面,呼与共衔杯。

住在青山下,风流踵谢家。屋头千个竹,园里万株花。乱石危通径,清泉浅见沙。幽居谁得此,倦客倍兴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