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九里松》
拼音和注音
wèi kòu sān tiān zhú , xiān guò jiǔ lǐ s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竺:1.古波斯语音译词。印度的古时称呼。2.山峰名。
三天: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4.泛指天空。5.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未叩三天竺,先过九里松。
青葱表河润,夭矫失秦封。
云结诸天座,风和万壑钟。
翔空尾鸾凤,坼地甲虬龙。
花满馀杭酿,脂充石室供。
唯输道傍客,行止一藜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