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慈铭的《洞仙歌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bèi jiě luó rú , zhú yǐng jīn chāi bìn biān l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金钗:1.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2.系兰科石斛属植物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烛影:灯烛的光亮。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原诗
春来踪迹,正殢花慵酒。客里闲情恁拖逗。
记黄昏、门巷三月初三,刚恰似、杨柳藏鸦时候。
销魂谁见得。背解罗襦,烛影金钗鬓边溜。
人定翠帱香,小枕单衫,偏称得、个侬消瘦。
听帘外、东风又三更,愿人共梨花,一春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