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郎中知郑州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鴈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作品评述

《送余郎中知郑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接都门才百里,
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
鴈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
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
不越常衙睡足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余郎中前往郑州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城门、残雪、牙旗、风烟等景物,展现了古代都城的繁华和历史沧桑。诗人以鴈鹜新来仆射陂的比喻,表达了余郎中新任职位的重要性和期望。诗中还提到了馈食、铸刑等与官职相关的事物,表达了对余郎中的祝福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比喻手法,将送别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通过城门、残雪、牙旗等形象描写,营造出一种古都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变迁。诗中的比喻手法,如将余郎中比喻为鴈鹜新来仆射陂,既突出了他的重要性,又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整首诗词表达了对余郎中新职位的祝福和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官职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细节描写和对官职事物的提及,也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风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将送别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并表达了对余郎中的祝福和对官职的向往。同时,诗中的细节描写和对官职事物的提及,也为读者呈现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风貌。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杏堂缭绕过梅堂,小竹高松映苑墙。白雪飞残红雾密,乘舆不到却凄凉。

天寒岁云暮,策马欲何之。叩户元无事,开襟莫更疑。可轻千里别,不话一番诗。今代能吟者,吾曹外有谁。

江草半黄落,江雨催授衣。衣中有断线,客子秋念归。

东风力弱未扬埃,密泛丛兰有意哉。可是伸眉须酒满,只应弹指又花开。吹毛句妙无人领,击钵诗工着底催。照水只愁羞冕绂,勋名盖世亦时来。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十月小春梅蕊破。

洞然非洞亦非盘,个里有神谁解看,未启口前先应诺,听时莫被耳根谩。

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采采芙蓉华,集之以为裳。自从若耶谿,登于君子堂。馨香压纫兰,把玩卑琼芳。佩服古无斁,怀人思沅湘。

思来感格,肃雍一忘。礼行既备,济济跄跄。洁蠲致敬,往荐其芳。交若有承,神兮孔养。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保举甘年进,何妨缓致身。暂时刀笔吏,他日腹心臣。□□全相似,唐诗更逼真。多能乃畏谨,谁不与斯人。

煦景朝升,烟光昼敛,疏雨夜来新霁。垂杨艳杏,丝软霞轻,绣山芳郊明媚。处处踏青斗草,人人眷红偎翠。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帝里。风光当此际。正好恁携佳丽。阻归程迢递。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中和报政二年间,五马朝天不可攀。南国愿留申伯住,东山催起谢公还。银钩铁画辉棠荫,玉鉴冰壶照笋斑。名在御屏扒课最,前途重见玺书颁。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虎丘僧宇瞰坡陀,几许香軿载酒过。游子花骢烟外驻,丽人尘袜水边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