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作品评述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健笔高科早绝伦,
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
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
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
慰问天南一逐臣。

译文:
才华出众的崔博士,
早已在文学界声名显赫。
如今看到乘轩而来的客人们,
大多是曾经向我呈卷的人。
身着官服的学生们手执经书,
虔诚地坐在讲坛上。
郎官们共同享用宴席,
在华茵上亲近交谊。
我托你远道传达相思之情,
问候那位南方的追随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以诗回复崔博士的来信。诗中刘禹锡以自己的角色为儒学教师,表达了对曾经向他学习的学生们的思念之情。他称赞崔博士在文学才华方面的杰出表现,形容他的才华早已超越众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观察到如今来到他身边的客人大多是曾经向他呈卷的学生,这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接下来,刘禹锡描绘了学生们身着官服,手执经书,虔诚地坐在讲坛上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学识和修养。他们在华茵上共同享用宴席,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交往。最后,刘禹锡向崔博士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并委托他将这份思念传达给南方的一位追随者,以此表达对他们的问候和慰问。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学术交流和师生情谊,展示了刘禹锡对学生们的关心和关注。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学生们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传递了诗人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师道情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学术成就的欣赏,又展示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教育意义。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独立孔门无一事,惟传颜氏得心斋。

毫端看运斤,笔老木亦老。莫尽春风枝,秋来厌枯槁。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自倚婵娟望主恩,谁知美恶忽相翻。黄金不买汉宫貌,青冢空埋胡地魂。

五行水本咸,安择江与井?如何不相入,此意谁复省。人心固难足,物理偶相逞。犹嫌取未多,井上无闭绠。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致君唐虞际,纯朴

神之无象,亦可思索。维支阴阴,维风莫莫。降止坛宇,来顾芳声。侑以鼓歌,荐此明诚。

宫柳垂垂碧照空。九门深处五云红。朱衣只在殿当中。细捻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阿婆三五笑春风。

池水澄辉散晓烟,定无墨色使名传。几螺付与有诗客,免更书空重惘然。

聊为五斗陶元亮,却爱三龙邴曼容。蕙帐晓空惊怨鹤,客衣夜薄感寒蛩。江边朝露半红叶,天际晚晴多碧峰。漠漠长空何处尽,双凫飞去晓云重。

山前踊跃见樵人,欲问神仙更问津。指点长柯向东去,不知银穴又非真。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闻君驰彩骑,躞蹀指南荆。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漫说琼花淮海阳,要知兰蕙不能香。人间草木如相对,宁遣诗仙引兴长。

青玻璃色莹长空,烂银盘挂屋山东,晚凉徐度一襟风。天分风月相管领,对之技痒谁能忍,吟哦自恨诗才窘。扫宽露坐发兴新,浮蛆琰琰抛青春,不妨举盏成三人。

老矣何妨受一廛,笑渠杨恽强歌田。惊心赤地三年旱,慰眼黄云八月天。他日江船来白粲,暂时水碓捣红鲜。软炊香饭怜脾病,从此长斋绣佛前。

故是山岁霜秋杪,手折黄花岩接离。粉蝶笑窥人老大,玉蛆撩动句新奇。雨荒靖节醉吟处,风乱韩凭飞舞时。卧展新图续归梦,晓香有味我同谁。

风幡心动,一状领过。只知开口,不觉话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