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十三南游

决决汴河流,橹声过晚浦。
行客问吴山,舟人多楚语。
春深紫兰泽,夏早黄梅雨。
时应赋登眺,聊以忘羁旅。

作品评述

《送刘十三南游》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决决汴河流,橹声过晚浦。
行客问吴山,舟人多楚语。
春深紫兰泽,夏早黄梅雨。
时应赋登眺,聊以忘羁旅。

中文译文:
汴河水流奔腾,船桨声穿过夜晚的港湾。
行人询问吴山,船夫多说楚地方言。
春天深处是紫色的兰花泽,夏天早期是黄梅雨季。
此时应该写下登高远望的作品,以此忘却旅途的辛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刘十三南游的场景。诗人欧阳修通过描绘汴河的奔流和船桨的声音,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和离开的决绝。行人询问吴山,船夫多说楚地方言,表达了旅途中的相互交流和别样的风土人情。

诗中提到的春深紫兰泽和夏早黄梅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紫兰泽代表着春天的美丽和芬芳,黄梅雨则象征着夏天的到来。这些景色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生动,增添了一种自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时应赋登眺,聊以忘羁旅”,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希望能够写下一篇登高远望的作品,以此来忘却旅途的辛劳和离别的伤感。这种寄托情感于文字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情感,展现了欧阳修细腻的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描写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抒情和思考的意味。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何处箫声独上楼,伤心桃叶水空流。一从南国春销后,谁复佳人字莫愁。

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公礼乐中。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庭帏日听乌鹊喜,里社相思鸡凫肥。独身浪走一万里,忽忽平生心事违。

庭树风吹尽,池荷雨滴穿。病身能几日,短褐过残年。摘藁有千首,看囊无一钱。鸡号唤清晓,惜许梦钧天。

四望青山宿雾收,白鸥浩荡意悠悠。红旗不用穿三市,画舸何妨访十洲。台榭装成多样景,水云占却几分秋。洛阳耆旧名园记,般入明州志可不。

石泉宵泠泠,清响杂寒吹。恍惊山雨来,醒我一觉睡。

朝登会稽山,逍遥望南讹。禹穴已芜没,禹功长不磨。惆怅感往昔,沉吟发新歌。谁言专车骨,冠弁高嵯峨。为虺且复尔,为蛇当奈何。天门隔虎豹,空悲泪滂沱。

一人筅耳手不柱,一人坦背抓痒处。一人理发虱禽获,一人喷嚏虎惊去。余鼻久塞耳骤聋。虱无附丽头已童。惟背负暄觉奇痒,麻姑之爪未易逢。吾闻气泄如堤溃,枕高唾远道家忌。且留眼读养生书,莫将身试快意事。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歆向当年苦持难,少卿为有广之风。求君政合形骸外,笑我犹拘意匠中。远寄一朝成暴富,深藏没世免终穷。客来剩喜夸张事,何幸交游得是公。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短策穿幽径,山樵半掩扉。月斜林影薄,石尺水声微。一犬隔篱吠,孤僧何处归。相逢松下立,风露满秋衣。

静夜家家闭户眠,满城风雨骤寒天。号呼卖卜谁家子,想欠明朝粜米钱!

九江贤令尹,千载两相望。昔也陶彭泽,今之章瑞昌。拂衣置五斗,高兴挹羲皇。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渊明三迳荒松菊,我携一瓢寓僧屋。渊明乞食踵人门,我卖神丸办蔬粥。渊明为酒接休元,我每移书谢州牧。渊明纸笔课儿曹,我子长歌紫芝曲。萧闲门户十三年,尚畏尘缘生处熟。

涉锸移根带藓苔,暑中相对亦佳哉。素英吐处祗如玉,清思牵人全似梅。浅绿剪罗和叶看,真香捣麝逐风来。观君可与酴醿并,高士宁容俗子陪。

去冬阳月朔,吾始至幽燕。浩劫真千载,浮生又一年。天南照天北,山后接山前。梦里乾坤老,孤臣雪咽毡。

清风习池上,落日岘山西。使君来问俗,听唱白铜鞮。

恋恋栏干云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

人间好物尤宜惜,天下奇才非易得。他日相逢他处时,始知此会重难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