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

作品评述

《登楼》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一座高楼,感叹楼的高度,可以近观星辰和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然而,作者却不敢大声说话,因为他担心会惊扰到世人。

赏析:
《登楼》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危楼高百尺”描绘了楼的高度,给人一种壮丽、险峻的感觉。接着,作者用“手可摘星晨”形容楼的高度已经足够接近天空,可以近距离欣赏星辰和晨曦。这一景象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独特感知能力。

然而,在这种壮丽景色之下,作者却感到畏惧,不敢高声说话。他担心自己的声音会惊扰到天下的人们,暗示了作者对社会舆论和众人目光的敏感和顾虑。这种畏惧和谨慎,一方面可能源于作者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言行的谨慎态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

整首诗情感低沉而含蓄,通过对楼高和自身行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忧虑。虽然身处高楼,可以领略到壮丽的景色,但作者又隐忍不言,因为他对周围环境的敬畏和担忧。这种矛盾的情感使诗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西子宴姑苏,灵胥赐属镂。如何居上宰,忠越不忠吴。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无三日晴。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

洛水分馀脉,穿岩出石棱。碧经岚气重,清带露华澄。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壁峻苔如画,山昏雾似蒸。撼松衣有雪,题石砚生冰。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饥猿寻落橡,斗鼠堕高藤。嶮树临溪亚,残莎带岸崩。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对景思任父,开图

数枝香带雨霏霏,雨里携来叩竹扉。拟戴却休成怅望,御园曾插满头归。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人静好鸟鸣,睡余疏雨滴。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一昂。欲挽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西泠桥,水长在。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化事而今尽付君,归来还我验儿孙。诸尘正受盛於钵,一句含胡覆却盆。别处见人知雪岭,自家喫饭识云门。底心肯负檀那力,开发真机报施恩。

黄亭罋闻酒美,白湖船至籴平。珠衱丽人出郭,银钗村姑入城。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紫缦红裀事有根,绿函金锁蜕犹存。无缘得到千岩顶,试问而今几代孙。汉祀昔曾陈玉脯,晋人方始识桃源。不因大隐屏中老,未易抽簪扣洞门。

古人例躬耕,我坐老无断。勇为梁父吟,已愧杜鹃唤。幽幽桃华源,尚不知有汉。妇子彼何为,徒使人意乱。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水竹以为质,质立而文随。文之者何人,公来亲指麾。疏凿出人意,结构得地宜。灵襟一搜索,胜概无遁遗。因下张沼沚,依高筑阶基。嵩峰见数片,伊水分一支。南溪修且直,长波

朝日在我东,夕日在我西。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平生太疏放,似点亦似痴。如何今日行,不以含枕随。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致身富贵时宁少,仕道功名古亦艰。好说青山从我老,当分白日与君闲。扁舟闻说明朝别,何日音书可到山。

第五桥东潏水滨,山红漫漫绿纷纷。溪边童子风雩舞,林外先生植杖耘。高论但谈双树法,胜游将步五峰云。东轩夜久清无寐,山雨初后叶上闻。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①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②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