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梁郊祀乐章·庆平》
天命降下鉴古时,
帝德馨香焕万方。
典礼不可有丝忒,
仪容高尚如孔明。
璧砻香袂齐展开,
美酒纯真斟满杯。
神明保佑赐回报,
赐予永宁庇护来。
诗意和赏析:
《梁郊祀乐章·庆平》是唐代赵光逢的七言律诗,描绘了梁郊祭祀的盛况和神灵的庇佑。
诗中表达了天命降下鉴古时代的思想,表明了天命降临在帝王身上,使其道德光芒熠熠放射向万方。同时,作者通过形容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突显了典礼的严谨以及帝王与神明的互动。诗中的“仪容孔明”表达了帝王的典礼容貌高尚如同哲学家孔子一样。
另外,诗中还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一些细节,如奠璧(献上玉石)、布币(洒下布币)和荐纯献精(献上纯洁的美酒)。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过程的庄严和神圣。
最后,诗人赞美神灵保佑,赐予帝王回报和永久的宁庇。整首诗以豪放和雄浑的语言表达了祭祀的壮丽场面和对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
通过《梁郊祀乐章·庆平》,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帝王的威严和虔诚,以及诗人对祭祀仪式和神灵的怀念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赵光逢的生平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光逢幼嗜坟典。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养戴权诏赴行在。改礼部侍郎、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挂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唐摭言》云:光化二年,赵光逢放柳璨及第,后三年不迁,时璨自内庭大拜,光逢始以左丞征入。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唐摭言》云:光逢膺大用,居重地十余岁,七表乞骸,守司空致仕。居二年,复征拜上相。
赵光逢的评价
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人们把他看作像“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赵光逢眼见王道衰退,有人结党,他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前后达五六年之久。 曾经有个女道士寄放了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后来女道士死了。二十年后,赵光逢便将金子交给官府,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
同光初年,他的弟弟赵光胤为平章事,时常到家中拜访,曾经谈到政事,有一天,赵光逢在门上题字道:“请不要谈论中书省的事。”他就是这样清净寡欲,端正沉默。曾经有个女道士寄放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碰上乱世,女道士死在别处。二十年后,金子不好还给谁,便交给河南尹张全义,请转送给道观,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他在两个朝代任官,四次退休,遵行伦常,不暗中作坏事,官员绅士都敬仰地把他当作名教主。天成初年,迁太保退休,封齐国公,死在洛阳。皇上下诏赠为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