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恶风夜汹疾雷频,稍卧还兴起倒身。
政复花时如此雨,谁知我辈本无春。
破衣垢腻疮饶痒,短被伴欹脚倦伸。
捱耐天明招敢叟,能来破闷赖斯人。

作品评述

诗词:《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译文:
恶风夜汹疾雷频,
稍卧还兴起倒身。
政复花时如此雨,
谁知我辈本无春。

破衣垢腻疮饶痒,
短被伴欹脚倦伸。
捱耐天明招敢叟,
能来破闷赖斯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三月十七夜的大雷雨场景。风势凶猛,雷声频繁,诗人稍作休息,却又被雷声惊醒。此时正值花开时节,却下起了如此大的雨,使人难以预料。诗人感慨,不论是政治形势还是自身的境遇,都与春天的温暖和希望无缘。

诗人自身的状况也颇为凄凉,衣衫破烂、污垢残留,身上长满疮痍,痒苦难忍。睡袍短小,脚欹在一起,疲倦不堪。他耐着性子等待天亮,希望能够招来一位勇敢的老人前来,以打破他的郁闷,解救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恢弘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通过雷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政治乱世中的悲愁,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和困顿。尽管是春天,然而诗人所处的环境却没有春的气息,这种反差使得诗中的孤寂和无望更加凸显。

诗人自身的描写,呈现出一种颓废和无助的形象,破烂的衣袍和疮痍的身躯暗示了他的贫困和病痛。短小的睡袍和欹脚的姿势,则彰显了他的疲惫和无力。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溺于自怜和消沉之中,他期待着天明,并希望有一位勇敢的老人能够打破他的孤寂,给予他希望和勇气。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命运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状况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渴望。诗人的心境与外界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大乐和畅,殷荐明神。一降通感,八变必臻。有求斯应,无德不亲。降灵醉止,休征万人。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临谿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辈行虽如祖,年龄仅可兄。经过得屡见,文字有同盟。门户当深责,饥寒厌此生。良农务穮蔉,初不计秋成。

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纲鱼。委命已悲吾道丧,垂名真负此心初。齿残仅可决濡肉,眼涩知难读细书。家事岂容关老子,儿曹努力事耕鉏。

雄飞古君子,隐德不隐身。高行耸流俗,诗名逸古人。堂深云锁槛,木古岁藏春。凛凛严光列,英华日转新。

事亲良不易,战战复兢兢。学得如夫子,犹言丘未能。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风雨未过桐华时,宜春苑中梨萼披。天子赐宴群臣嬉,少年都尉方追随。暮归迟喜联留後,兄弟双弓射熊皮。侯宗戚族坐上少,伯仲相顾惊恩私。凤皇楼高玉箫吹,金络骏马不肯骑。自戒危溢作後规,何郎莫媿书与诗。

不须坐客苦言归,看取天花满院飞。已是雪床先到了,夜深应与月交辉。

清冬万境肃,墙户益萧然。薄寒惟可饮,短景不容眠。贫厨烟火暖,尘釜亦烹鲜。且复养口体,何劳更问天。

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松风一榻雨萧萧,万里封疆夜寂寥。独坐瑶琴悲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

飞飞辞古柳,冉冉媚晴空。爱尔白于雪,况乎兼以风。游丝相上下,戏蝶或西东。终然太轻薄,飘转委泥中。

涉世思夷涂,理生有常道。抱甕灌我园,充盘戒邻枣。秋色何苍然,惕焉履霜早。伟哉骑鲸人,期兹浣花老。渺渺无穷门,何由拾瑶草。惟爱柴桑翁,称心固云好。

我怀同门友,势如晓天星。老去发垂素,隐居山更青。退翁联科第,俯仰三十龄。仕官守乡国,出入奉家庭。鹄鹭性本静,芷兰深自馨。新诗得高趣,众耳昏未听。笑我老忧患,奔走如流萍。冠裳强包裹,齿发坐凋零。晚春首归路,朱轓照长亭。县令迎使君,彩服导辎軿。长叹或垂涕,平反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莫笑游人冷落时,风光流转不须疑。去年草色空成恨,今岁花光又满枝。

石出杖藜稳,沙暄牵兴长。半江鸥鸟地,三峡水云乡。携客撑烟艇,开樽俯绿塘。便当从此去,烟雨钓沧浪。

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更把百倍添来,壮椿身世,又十头添撇。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子既生孙,孙还又子,堆几床牙笏。瑶池会宴,饱看几度桃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