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臂挝铜鼓,吹唇舞洞刀。

出自元代班惟志的《送舒噜元帅开阃分题得越巂》

出自元班惟志的《送舒噜元帅开阃分题得越巂》

拼音和注音

fèn bì wō tóng gǔ , chuī chún wǔ dòng d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铜鼓: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奋臂:振臂而起。

班惟志

班惟志,元(约公元一三三o年前后在世)字彦功(一作彦恭),号恕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原诗

郡初名越巂,汉昔抚酋豪。

宿溜岩为室,炎蒸地不毛。

射生餐血肉,淫祀洒腥醪。

奋臂挝铜鼓,吹唇舞洞刀。

溪山防虺蜮,藤树啸狨猱。

异状缠绵角,嘲讴变楚骚。

自怜无统御,推长治逋逃。

衅起邻雠杀,词连牧过饕。

宏恩惟在格,薄伐忍言鏖。

公极兜鍪选,门兼阀阅高。

建侯嫌诡道,投策塞深壕。

阵密严三令,机深备六韬。

警烽隳土垒,妖宿陨天牢。

云惨回盘鹘,潭移失断鳌。

降幡迎露布,奏凯卷归旄。

壮节虽能效,清朝亦幸遭。

宣麻重镇遏,开阃赏勋劳。

符焕文犀带,香熏锦兽袍。

我惭沾益友,祖送尽时髦。

岸暖泥抽草,冰消水没篙。

旗亭折杨柳,箧盏酌葡萄。

紏紏干城虎,驯驯守圉獒。

先声驰部曲,遗惠忭童曹。

耀武时长猎,巡边可远遨。

沙乾骐骥足,剑莹鸊鹈膏。

落雉穿金镞,飞鹰掣绣绦。

宴閒陪士乐,罚信绝群嗷。

吹月横柯竹,簪花列倩桃。

服威全学亮,好咏喜赓陶。

亲上平夷颂,曾髡草檄毫。

怀柔安鞠育,寒饿免啼号。

职贡来方物,江邮就战舠。

策良无妄挠,戈偃肯轻操。

鸣鹤林思野,闻天等在皋。

待书良将传,未尽片言褒。

诗词推荐

野黑鸡声颤,林深燐火明。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眷兹衡宇,草树溟蒙。坐对五柳,遥望九江。亦足寄傲,东轩南窗。独恨无人,载酒相从。

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客程言浩渺,念此道里赊。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智谋勇略已过人,况拥幽州突骑兵。拉朽摧枯功盖世,可令纵掠损威名。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刳木以为舟,盖取诸涣象。有能为其模,黄金役良匠。虚中无樯楫,所载惟佳酿。绣段围华堂,妖姬发清唱。坐乘欢来时,落日翻红浪。试问醉乡游,何如江海上。

东风吹月出,照见妾家楼。荡子从戎去,边霜尚满头。

不但行吟又卧披,掩编因有感于斯。竞为蛙蚓号鸣态,乌睹龙鸾夭矫姿。损挹嫌人称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自惭学识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说诗。

雨脚洒不断,鱼龙沸巨溟。浮泥溢平地,暴水入中庭。门巷绝寻访,壶觞谁醉醒。顽云速收敛,渴欲睹天晴。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我愿何时随?此叹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爰有嘉禾,异垅合穗。大田加云,既入既刘。野人愉愉,不亦有几。

微月斜侵响歊廊,芙蓉清气满金塘。鸳鸯只傍阑干宿,也爱君王水殿凉。

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风定。看步袜江妃照明镜。飞萤度暗草,秉烛游花径。人静。携艳质、追凉就槐影。金环皓腕,雪藉清泉莹。谁念省。满身香、犹是旧荀令。见说胡姬,酒垆寂静。烟锁漠漠,藻池苔井。

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

檥棹汉嘉口,更尽渭城杯。凌云山色。似为行客苦伤怀。横出半天烟雨,锁定一川风景,未放客船开。想见此楼上,阅尽蜀人才。山猿鹤,江鸥鹭,亦相猜。滔滔日夜东注,全璧几人回。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梦死,转首总成埃。信屈四时耳,寒暑往还来。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圣皇莅止。造舟为梁。皤皤国老。乃父乃兄。抑抑威仪。孝友光明。于赫太上。示我汉行。洪化惟神。永观厥成。

巡行掠布,既饱且醉。无用心处,打个喷嚏。更言是真弥勒,想见别有假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