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宿山寺

日晚投山寺,萧然异人境。
石房云气深,苔阶雨声冷。
心清不成寐,篝灯对孤影。
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

作品评述

《晚宿山寺》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寺中度过一个夜晚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日晚投山寺,
萧然异人境。
石房云气深,
苔阶雨声冷。
心清不成寐,
篝灯对孤影。
清猿亦可人,
长啸西南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寺庙作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夜晚在山寺中的经历,展示了一种宁静、深远的境界。

诗的开篇,“日晚投山寺”,暗示了作者在夜晚时分来到了山寺,投宿其中。然后,“萧然异人境”,描述了山寺的环境与外界的喧嚣截然不同,给人以宁静、与众不同的感觉。

接着,“石房云气深,苔阶雨声冷”,通过描写寺庙内的景色,强调了山寺的幽静和冷清。石房被云气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苔阶上的雨声则更加凸显了夜晚的寂静。

诗的下半部分,“心清不成寐,篝灯对孤影”,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状态。夜深人静的环境使得作者的心境愈发清明,无法入眠。篝火的光亮映照着孤独的影子,增添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描绘了山寺中的猿猴的情景。这里的“清猿”既可以理解为山中的猿猴,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它们发出长而悠扬的啸声,回荡在西南山顶上,给整个山寺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韵律和生机。

总的来说,《晚宿山寺》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在山寺中静谧夜晚的心境和境界,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超脱尘俗的意境。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游丝窈窕织春晖,杨柳人家半掩扉。一片暖云筛雨过,杏花疏处见莺归。

优优至道贵居宽,休把浮名着意看。身在九宵牢着步,些儿下了上应难。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欲开新酒邀嘉客,更待天花落坐中。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东风苒苒又将归,甚叵飞花不恋枝。半夜雨惊残梦破,一春愁是落花时。暖梢袅袅青归柳,轻浪痕痕绿满池。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

暝色缘江路,炊烟缕缕生。飘花知水定,坐鸟看人行。翠岭连双驿,丹枫隔一城。昔年清宴处,犹有踏歌声。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倦雅丛密树,凉雨湿秋花。题辟人何在,哦诗句未加。一杯怕饼肯,坐到日西斜。

堪叹娲皇六叶孙,直将豪武盖诸昆。黄金散尽身如寄,闲管春风白下门。

天色无情淡,江声不断流。古人愁不尽,留与後人愁!

穴处曾经起怒雷,断藤枯藓半离披。根茎托土何妨远,会见春风长活枝。

纤纤新月上帘钩,枫叶蘋花隔水秋。一曲清歌来送酒,双鬟小妓木兰舟。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人间紫与黄。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端居洗尘虑,细读渊明诗。畴昔慕此翁,寤寐忘调饥。此翁非诗人,而有天然姿。纷纷世事中,采采黄菊枝。此语人共赏,此意畴复知。知即公之徒,高风接皇羲。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当机转处不踌躇,琉璃盘裹走明珠。赵州老子村校书,一条拄杖两人舁。

船泊邳州古岸傍,斜风细雨送昏黄。美人十二船中坐,犹把金猊炷好香。

古道日凋弊,人心竞险薄。风雨晦朝暮,平陆变沟壑。归来寻故庐,六窗静犹昨。殷勤时拂拭,埃尘易侵剥。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