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通州望海》
拼音和注音
rì yuè xiāng tūn tǔ , qián kūn zì hùn m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乾坤:(名)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扭转~。
月相: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主要的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吞吐:1.吞进和吐出,比喻大量地进来和出去:~量。~港。火车站昼夜不停地~着来往的旅客。2.形容说话或行文含混不清:~其词。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狼山秋草满,鱼海暮云黄。
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
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
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