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史

绿囊方底殿屏东,密使潜书昼夜通。
落尽仙桃春不管,更教双燕舞西风。

作品评述

《读汉史》是明代文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译文:
在绿色布囊覆盖的屏风东侧,
秘密使者夜以继日地传递书信。
即使仙桃花谢尽,也无法打扰,
更让双燕在西风中翩翩起舞。

诗意与赏析:
《读汉史》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景象和意象展现了对历史的热情和执着。首先,绿色布囊覆盖的屏风东侧象征着历史的陈旧和尘封。这里的"绿囊方底殿屏东"意味着历史宫殿的重要位置,也代表着文化知识的珍贵。

其次,密使夜以继日地传递书信,揭示了历史的传承与交流。这种传递的方式暗示着历史的重要性和对真理的追求。作者通过"密使潜书昼夜通"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决心。

接下来,诗中的"仙桃春不管"描述了桃花凋谢的景象。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但历史的价值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最后,"更教双燕舞西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愿望和追求。双燕在西风中翩翩起舞,象征着历史的翻阅和传承。这里的"西风"也可以被理解为历史的浩瀚和广阔。

总的来说,《读汉史》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描述景物和运用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传承和理解的追求。这首诗词激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呼唤着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推荐

三面松篁簇梵宫,当轩冷砌画屏风。游人试问空门理,云起青山鹤山笼。

公度我,公度我,我是汉铜仙。借我玉龙为觳觫,为公锄雨种芝田。留眼看千年。

别梦记春前,春尽苦无归日。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万重离恨万重山,无处说思忆。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

白鹭江心立,乌龟水底钻。红鸡悲翠竹间攒。四件将来,锅内练成丹。五味调和美,重楼信任餐。充盈六腑得宁康。养就真神,跳跃入仙坛。

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欲夸剪刻工,故上朱蓝袂。我方执笔待,未敢书上瑞。君犹伏阁争,高论亦少慰。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神龙久潜伏,一怒势必倍。行当见三白,拜舞欢万岁。归来饮君家,酣咏追既醉。

鬓毛雪尽难重绿,烧地春来又再青。但出郭门行十里,新丘大半是余铭。

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晨几手作墨,午窗身磑茶:岂惟要小劳,亦以御百邪。儿童不解此,倾心逐纷华。君看如山祸,萌在一念差。

风格孤高又国香,故教小雪发新妆。修行嗟我无功力,却使天魔入道场。

别业临青甸,鸣鸾降紫霄。长筵鹓鹭集,仙管凤皇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去年雪暗江南路,日暮踟蹰无宿处。今年坐见故园春,梅花已过桃花新。东皋薄田才数亩,依方旋造逡巡酒。嗣宗痛饮是吾师,万事否臧勿挂口。循环三百真超忽,谁向空蒙问巢窟。愚痴聪慧一冥冥,不如且进杯中物。

寒城眺晚牛羊下,翠荡涵秋鹳鹤飞。风雨灯前话畴昔,应怀坡颍不成归。

凝华浮藻五云间,下压凌虚万象闲。湖水际天天欲尽,落霞照出洞庭山。

岸拖秋草绿。

桑苎柴桑一世豪,区区玩物亦徒劳。品茶未及毁茶妙,饮酒何如止酒高?

抚床多感慨,白发困风烟。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君弃一盂一衲,奔走五湖清海,杯度不乘船。来访山中友,□□□□竿。看人间,谁得似,谪仙闲。生涯不问,留情多在酒杯间。剪烛西风谈笑,零落一尊相对,不觉已更残。回首功名事,笺记谢任安。

云悉雪欲零,四牡出郊坰。古塞烟华紫,寒沙日气青。金门秘鸡树,朱节耀龙庭。几夜天街北,遥占汉使星。

笑俯修栏一欠伸,年来踪迹尚埃尘。几曾只字商量酒,强把篇诗料理春。风雨无情莺口啉,江山有恨柳眉颦。不知桃李成阴未,我欲行吟避醉人。

海涌起平田,禅扉古木间。出城先见塔,入寺始登山。堂静参徒散,巢喧乳鹤还。祖龙求宝剑,曾此凿孱颜。

谑浪澜翻间底诃,绝胜歌贯舞婆娑。解颐为听谈诗妙,脱腕空传草檄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